放开生育政策 东北就能“稳”住人口 治标更需治本
2020-06-03 14:58
浏览:756
放开生育政策 东北就能“稳”住人口 治标更需治本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常务副省长陈向群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恳请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政策。 放开生育政策的建议,并非首次听到。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速度放缓,有的地方还出现下降,有关如何稳定人口增长、放开人口生育政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更有人建议,应当通过政策扶持的方式,鼓励年轻人生育。
人口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出生人口比2018年减少58万人,这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连续三年下降。按理,放开二胎政策后,人口应当正增长。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人意,人口不仅没有正增长,反而负增长。过去那种小品描述的“海南岛”、“吐鲁番”现象,在今天的年轻人身上,根本看不到了。相反,丁克族则越来越多。
在人口问题上,东北无疑是更加令人担忧的地区。东北的人口流失之快,已经超过了过去公认为经济欠发达、就业吸纳能力不够强的西北一些地区。要知道,东北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国内的经济重镇,特别是重工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更是东北的基础产业,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全国各地的人才,都曾纷纷涌向东北,支持东北建设,促进东北发展。东北也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希望,为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东北经济明显呈现出后劲不足、创新力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够的格局。由此也带来了东北人才和人口的大量流失,特别是人才流失,已经使东北经济面临了很大的人才缺口。而人才流失带来的经济动能下降、企业活力不足、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导致人口流失也在加快。补充人才和人口,确实是东北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在东北放开生育政策,通过新增人口来缓解东北人口流失带来的劳动力大幅减少的问题,满足东北经济发展需要,或许是一种方式。但是,很显然,这是扬汤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是治标,不是治本。因为,完全领先新增人口来缓解人口减少的矛盾,且不说放开生育政策是否就能让年轻人生育,就是愿意生育,一方面,也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东北不具有吸引力,新增人口再多,也跟不上人口流失的步伐,形成生的越多、流失得也越快的恶性循环。
对东北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试点放开生育政策,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更多只能解决心理上的满足,而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东北需要的,是留住人才和人口,是让已经在东北的人不要走、让已经离开故土的东北人回来、让外地人再度涌向东北。也就是说,把东北的人口存量盘好,能够最大限度地留在东北和回到东北。如果存量人口不再出现流失,东北的人口就不会出现问题。否则,生得再多,也是为其他地区积累人口资源。
要解决东北地区人才和人口资源流失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东北地区的发展环境问题,解决东北地区人的观念问题。从人的观念来看,由于近年来大量东北人转移到外地、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工作或经营,已经逐步转变了思想观念,过去那种大国有、大保障、大锅饭的思想已经逐步消失,具有了市场化意识。因此,不需要做更多工作,且他们还会对没有离开东北的人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带动整个东北地区人的观念转变。真正需要关注的,还是东北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营商环境。
从这些年来东北频频曝出的营商环境不佳的问题来看,确实反映了东北在如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没有像沿海地区那样把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把思想转移到发展上来,把意识转移到市场上来,“官为上”的思维还很浓。自然,也就很难提供良好的服务了。没有良好的服务,就没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没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就没有投资者。没有投资者,经济就难以发展,人才和人口就难以留住。这就叫恶性循环。 所以,解决东北的人才和人口流失问题,一定要抓住问题的根源。生育政策可以放开,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东北人才和人口流失的问题。只有发展环境好了,外流的人员愿意回来了,东北才不会因为“人”的问题而担忧,东北的人才和人员结构才会越来越合理,广大投资者也才愿意到东北去投资。东北的“黑土地”,实质是非常适合创业的,只是受到了一些污染。消除掉了污染,一切也就回归正常了。
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