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新兴领域制造业仍有短板 建议针对性整合扶持
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光启技术(002625,诊股)董事长刘若鹏携新兴领域制造、智能穿戴、5G网络应用等3份书面建议,再次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刘若鹏表示,中美科技博弈将成为常态化,我国要想在新兴领域“弯道超车”,在强化研发的同时,必须加强构建新兴领域的制造能力。目前我国在GPU制造、半导体工艺、微波射频芯片等新兴领域的制造业上仍有短板。我国需要专门针对新兴领域进行科研与制造的整合扶持。
科研制造需相辅相成
当前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转化阶段,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新动能培育的关键时期。
“我们看到,国际新兴领域的竞争远不止是科研水平的竞争,更是针对新兴领域制造能力构建的竞争。”刘若鹏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以超材料为案例,我国能够在超材料领域‘弯道超车’,关键是在十年科研创新的同时,在深圳率先构建了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结构的制造基地,实现了8000公斤的年产能以及10万条曲线的紧缩场测试吞吐量。”
因此,科研与制造需要相辅相成。刘若鹏建议,工信部出台制定新兴领域制造能力构建的发展规划,弥补我国在新兴领域“科研强、制造弱”的短板;建立一批在新型航空结构、新形态5G智能终端、新一代半导体等领域的尖端技术制造基地示范工程,通过投资补贴、精准税收等产业支持政策,为我国夺取新兴领域科技产业发展制高点打下基础。
构建新形态
智能终端技术体系
目前我国已在5G领域建立了全球领先优势,占据了全球基础设施市场的40%。5G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创新和应用,并为新一轮的颠覆性创新带来发展机遇。
刘若鹏认为,要实现5G网络的价值最大化,就一定要与能充分发挥5G网络优势的应用相结合,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同步发展与5G网络相匹配适应的新形态的智能终端。
刘若鹏进一步介绍,现有的5G终端,如智能手机,其视频拍摄的频次或实时下载上传的使用频次相对较低。新形态的5G智能终端,如新一代的智能穿戴终端,全时段、多传感器、实时并行工作,且进行实时数据交互,充分发挥了5G网络高速、低时延、大容量的优势。目前,能源、金融、物流、制造、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等领域都在快速“云网”化。基于新形态5G智能终端构建的应用场景,能快速推动5G技术与多行业加速融合及规模化应用。
刘若鹏建议,将工信部面向5G网络的新形态智能终端产业纳入与5G发展相匹配的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中;全面建设面向5G网络行业应用的新形态智能终端示范基地,推进新形态智能终端的市场推广;构建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R显示、超材料等先进技术的新形态智能终端技术体系,为我国大力发展5G网络应用实现规模突破。
建设常态化流行病管控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日在《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表示,新冠病毒可能伴随人类至少到2025年甚至更久。
当前在各地学生返校复课之际,各学校依托测温门、测温枪等设施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但如果没有长期且高频次的巡查、管理措施,将可能造成重大的防控风险。
刘若鹏建议,构建常态化的流行性传染病防控基础设施,利用5G大数据、智能穿戴技术等,高频次筛查体温,并通过大数据记录每一个学生完整的健康周期,提升流行病防控管理水平,实现校园流行病的精准防控和管理。
具体措施上,刘若鹏建议,利用智能可穿戴设备构建流行病管控的移动感知网,进行无感筛查,大幅提高校园测温巡检频次;学校通过提前采集导入所有师生的人像照片,通过可穿戴设备自带的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算法,准确高效识别学生身份,对温度异常的学生自动匹配学生信息,生成异常记录,与现有的卫健委数据信息比对,实现数据互联、提前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