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内容

年轻人,别再盲目赎回了!

2023-10-06 11:52 浏览:733

近期的市场表现,疯狂扰乱了基民的心态。

基金开年即大爆,投资者跟随公募冠军张坤为其打call应援,甚至打榜。

截至1月28日,新发规模高达4614.77亿元,同比增长近两倍,热浪一波接着一波。

然而,无法忽略的是,同一月基金也遭遇大额赎回的苗头,出现了接近“1天1只”的高频率。

涨的时候耐不住躁动看涨,跌的时候抵不住崩溃看跌,这就是人性的浮躁。

所以,基金君还是要说一句,投资随大流并非明智之举,尤其是针对新进场的90后基民们,与其教基金经理做事,不如好好分析一下这波行情。

为什么都选择赎回?

1.1流动性收紧引发恐慌

今日A股表现还是较为颓靡,高开后便马上走低,期间多次红绿交替,最后还是集体收跌。

显然,这一波利空情绪还没完全释放完。

利空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美联储最新的利率决议和政策声明符合预期,但并未出现更多的边际宽松政策和信号,且经济预期显示悲观,外围股市出现暴跌,华尔街空头和散户的一场游戏battle更是加剧行情震荡。

另一方面,则是令人惴惴不安的货币政策收紧信号。

可以发现,央行已经发声,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弯,但总归是会进行调整。

央行连续四天净回笼资金累计5685亿元,潜在使得资金面受到波动影响,收紧信号显著,进而使得股票市场这一货币政策的晴雨表跟着反应,飘绿重挫,估值溢价缩水风险显现,该抑制一下疯狂的资产泡沫了。

毕竟在疫情期间,股市从底部反弹走牛上涨是基于全球央行拧开水龙头之上的,缺少一定的流动性,投资者的心态就容易不稳了,股票下跌使得持有的基金净值表现不佳,便开始抛售赎回,好好过年。

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还是太浮躁了。

没有什么行情只涨不跌,只跌不涨。要知道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这意味着承受不住波动而频繁短炒则是下下策,就如同巴菲特所说——“不要紧盯着市场的风吹草动,跌一点就心神不宁,涨了就卖,那他永远赚不到什么钱。”

今日,央行再度恢复净投放(对冲到期的20亿元逆回购后,净投放980亿元)。

市场情绪或许会有所缓和,毕竟春节前市场有大量流动性需求,央行也看在眼里,下周则是观察央行节前操作的关键时期。

1.2失望于业绩不及预期

这种浮躁不仅体现在无法以平常心对待行情波动,还体现在对爆款基金的业绩预期上。

近期,不少明星基金遭大额净赎回。2020年前三个季度成立、开放式的2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A/C类合并计算)中,有18只百亿级新基金在四季度出现净赎回,占比高达90%。

2020年四季度净赎回份额最高的是南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茅炜,王博),净赎回85.66亿元,其中A类份额净赎回11.24亿元,C类份额净赎回74.32亿元。

其次是华安聚优精选(基金经理饶晓鹏),去年四季度净赎回84.42亿元;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基金经理胡昕炜),其A/C类净赎回63.48亿元;易方达均衡成长股票(基金经理陈皓),去年四季度被净赎回60.14亿。

事实上,这一大额赎回的原因直接明了,那便是基民认为业绩没有达到预期。

但这一预期的程度其实很微妙,是没有达到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还是没有达到基金的正常业绩区间,想必短期内多数受投资者心理驱动。

现在的基民结构越发年轻化,而年轻人总是有种无所畏惧的冲劲,他们追求绝对收益,想要快准狠的落袋为安。

于是,追捧明星基金经理不够,甚至还想在线下场指导,而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显然是不可取的。

人们对爆款基金的入市热情很膨胀,但基金经理很理性,开始为行情降降温。

易方达、中欧、前海开源等发布限购通知,又或是基金经理普遍倡导基民降低对今年权益市场的投资预期。

这一切都在告诉基民们,不要去盲目追爆款,沉淀一下会更好。

上面都分析了,随着国内疫情在大方向上好转,政策回归中性几率较大,阶段性流动性收缩信号已有所显现,赚钱效应或会淡化,持稳很重要,今日北向资金开始进场抄底,整体流向从净流出转为净流入。

热钱该涌入哪里?

那么,基金投资该去向何方呢?

首先得明确的是,选择优秀头部基金经理的明星产品,但切忌不要被新基金的火爆而迷惑了视野,毕竟比起新基金,陪伴那些老基共同成长更为可取,这才是坚持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

新一年来看,资本市场目前还是会延续结构性行情,这便要求投资者正视高估值的泡沫风险,以及需要寻找低估值的补涨机会。

短期来看,抱团股分歧依旧,但新能源、光伏、白酒等高景气度行业值得以长期眼光去关注,尤其是针对龙头标的。

除此之外,低估值叠加盈利持续改善的板块有望获得补涨机遇。

例如,军工,在“十四五”期间,行业有望迎来中长期基本面表现上升所带来的行情,而如今基金对其持仓占比还处于低点;以及银行这类低估值蓝筹,跟随宏观经济复苏,PB修复行情有积极预期。

结语

权益类基金的甜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为之停驻,而随着机构化进程不断加快,跟着头部机构“炒基”已成趋势。

比起一知半解的认知和过度的欲心,还是更应对专业的基金经理抱有多点信心。

对于短期的净值表现看轻点会更好,好事多妨,耐心成就长期投资,非理性的博弈心态免不了懊悔出局。

正所谓,众人恐慌我疯狂,众人疯狂我恐慌。在这一风云变幻的投资江湖里,放下浮躁学会做时间的朋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