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内容

专家: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

2023-09-20 10:43 浏览:801

  连续两日,国务院召开了四次会议,均聚焦市场主体的发展问题。

  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强化措施、完善制度,坚决制止涉企乱收费,有序做好法定税费征缴工作,确保不增加企业和群众不合理负担。

  同日,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部门要紧紧围着市场主体转,千方百计围绕他们遇到的突出困难和关切,出政策、想办法、解难题”。

  次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同在21日,李克强主持召开专家企业家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意见建议时强调,要围绕市场主体发展需求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高频次、高规格的会议聚焦市场主体发展,可见决策层的拳拳之意。2021年,如何更有力支持中小企业,仍是摆在眼前的待解之题。

  “2020年以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包括稳定需求、降低经营成本、加大金融支持等,这些政策在稳企业保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期疫情呈点状散发趋势,部分地区的疫情防控措施明显收紧,对部分行业企业产生不利影响。”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宏观分析师王静文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当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避免政策过快退出带来的衍生风险。同时,要继续围绕市场主体发展需求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之前国务院要求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即着眼于这一考虑。

  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

  中小企业代表的是市场的力量。2020年的中国经济经历了重重大考,民间投资从谷底反弹,进而由负转正。而在当前经济持续恢复期,继续夯实中小企业发展仍是重要任务。

  与此前不同,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提出了要努力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即“围绕‘政策、环境、服务’三个领域,聚焦‘融资、权益保护’两个重点,紧盯‘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升’一个目标”来开展相关工作。

  对此,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表示,从主要内容来看,“321”体系是一个较为系统的体系架构,也是对前期我国服务中小企业各项政策的总结和提炼。

  其中,“3”很明显延续了“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实质。连平表示,2013年开始,政府就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基本上可对应抓好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发展环境这三方面内容。其核心依然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不但聚焦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个“老大难”问题,同时还提出要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后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连平强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包括继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等方面,这对中小企业发展是一个利好。下一阶段这方面的法律体系建设和政策体系建设有望加强,可借此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1”即紧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同样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优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但要发挥大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也要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促进各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减负与赋能 提供差异化支持

  在大的体系框架下,强化对中小企业支持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疫情冲击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差异巨大。例如,当前餐饮、文旅和娱乐业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行业的复苏可能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医药、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的投资早已进入加速轨道。对上述两类行业需要的支持要各有侧重。

  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多项继续为中小企业减负的政策。李克强表示,2020年,减税降费、阶段性减免社保缴费等政策在稳住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而当前疫情和经济形势复杂,市场主体仍面临不少困难,要标本兼治,持续治理乱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巩固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

  在连平看来,针对“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行业,除了延续此前的纾困减负措施外,建议财税部门可进一步降低餐饮、体育、旅游、住宿、院线等服务行业的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等税费,以刺激相关服务性消费加速回升。同时,也可从实际需求出发,考虑创设第三类直达货币工具,即“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及时提供必要的帮扶和纾困。

  对于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连平则建议要在加大传统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灵活运用信贷、投行、租赁、跨境资金管理等多元化金融工具来满足企业的投融资需求。他特别强调,在股权融资方面,监管部门应大力推动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新兴产业资产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中超过七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板挂牌企业中,信息技术和医药类企业占比过半。未来还应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为相关企业创造更宽广的融资空间。”连平表示。

  王静文同样提出,要进一步疏通融资渠道。“既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也要丰富金融供给主体,使相关企业能够顺畅地获得资金支持。同时要做好金融配套工作,如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等。此外,他还建议要贯彻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实现平等准入,使民间资本能够自由进出。既要避免过度竞争,也要规避市场垄断。

  短靠纾困 长靠机制改革

  除了针对特定时期、特定产业的支持政策外,企业摆脱困境,恢复正常有序的经营状态有赖于长效机制建立。

  “在市场层面,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相关机制和制度;另一方面,要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连平建议。

  在政策层面,一是继续探索和完善财政纾困资金直达机制,搭建监控系统,推动资金快速精准投放到终端,以更高的效率实现精准滴灌;二是要在制度上推动财政减税降费的长效措施,切实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三是探索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长效机制,如发展政府信用支持基金和建立政策性金融体系等,建立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

  “其实,中央这些年一直在探索助力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制度,比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企业家精神、保护产权、优化营商环境以及落实‘竞争中性’原则等。”王静文表示,“这些方向无疑都是正确的,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落实到位,通过不断补齐制度短板,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稳定企业预期,使企业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