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 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及补充银行资本,政策层面的定位之高,反映了其重要性与紧迫性。
“可以预见,2021年银行业对资本补充的需求较为迫切。这既是支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强化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的现实要求。”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部分难以从现有市场化渠道获得资本金补充,但是又面临着资本缺口的小银行,很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政策层面关注的重点。”
资本补充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多位专家分析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具有两方面重要意义:一是通过夯实资本,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二是持续维护银行业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总体来看,受2020年上半年疫情冲击影响,银行一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需要更多的资本金;另一方面,收入、利润受到影响,通过利润留存内源补充资本空间缩小。鼓励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有利于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经济稳定恢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风险防范角度看,专家认为,受疫情影响,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压力客观存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一些风险暴露。作为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适时补充资本具有提升银行业稳定性的重要意义。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4.41%,虽然较年初下降了0.1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10.5%的监管要求。专家对此普遍认为,整体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处于较高水平,但从结构上来看,个别中小银行面临资本缺口。
“整体上资本补充压力不大,但从结构看,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且二者的资本补充手段相较国有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更为单一。在当前银行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下行的大环境下,银行为保持盈利能力而‘以量补价’的措施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更高,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可能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助理总经理李茜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在这个时候强调夯实资本基础去应对可能的风险,尤其是对一些存在资本缺口的中小机构而言,不仅有利于自身长期可持续经营,对于提升整个银行业系统的稳定性也是非常必要的。”曾刚强调。
加强关注“结构性失衡”问题
随着既往一系列支持性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包括发行普通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传统“补血”方式正持续发挥作用。
“近年来,我国资本补充工具层面创新非常多,现有的资本补充渠道很多也很通畅,为银行提供了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来源。”曾刚认为。
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市场结构失衡的现象仍然存在。业内专家分析称,受疫情及经营压力影响,一部分中小银行靠利润留存、IPO上市、市场化引入投资者来进行资本补充已经很难。与此同时,很多小银行也达不到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面临资本缺口的中小银行已经无法从市场化资本补充渠道获得足够的资本来源。
“这些难以从现有市场化渠道获得资本金补充,但是又面临资本缺口的小银行,很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政策层面关注的重点。”曾刚认为。
事实上,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一直受到关注。2020年以来,监管层也在积极推动落实专门政策以进一步增加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渠道。“对少数难以通过市场化渠道进行资本补充的机构,积极推动依法依规筹措政府性资金支持。尽快落实省级政府发行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最新政策,并把补充资本和优化公司治理有机结合。”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此前表示。
近期,各地专项债已陆续开闸落地。自财政部下达用于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000亿元后,2020年12月,广东省政府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助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发行规模为100亿元。
“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是2020年的一项创新。未来还应细化相关标准,并完善退出机制。”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智库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强化分类施策
除了部分小银行急需补充资本夯实抵御风险的能力外,实际上,我国大型银行也因更加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而面临较大压力。
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对于大型银行而言,资本金的监管规则正在逐渐趋于强化。
2020年9月30日,央行、银保监会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提出,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得低于16%;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杠杆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得低于6%。12月3日,央行、银保监会正式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
专家预计,2021年,监管部门很可能会提出对进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序列的部分银行追加资本要求。而针对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不同的现实情况,未来政策层面需要进一步“分类施策”。
“对于国有大型银行等重要性银行而言,下一步要继续拓展完善资本补充工具,特别是创新发行损失吸收工具;在中小银行层面,要尽可能加强对其通过市场化融资渠道进行资本补充的支持,同时对于达不到市场融资标准要求的个别小银行,进一步研究专项资本补充改革方案,以促进资本补充和风险化解。”曾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