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环比收窄8.3个百分点 专家建议更大力度促进需求回升
本报记者 苏诗钰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费数据显示,市场销售有所回暖,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占比持续提高。具体数据来看,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78亿元,同比下降7.5%,降幅比3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2%。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758亿元,同比下降16.2%,降幅比1-3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
同时,网上零售较为活跃,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0698亿元,同比增长1.7%,1-3月份为下降0.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6%,比1-3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1%,比1-3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对此表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了7.5%,降幅比3月份收窄了8.3个百分点。从结构上来看:第一,基本的生活类商品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粮油食品类的销售、饮料类的销售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第二,消费升级类的商品保持了加快增长的势头,包括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第三,一些重要的商品销售实际上是在回暖,比如汽车销售是持平的。这些占比比较高的商品的恢复对于整体零售的回升、降幅的收窄起到增强促进作用。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份消费改善程度较上月有所加快,但仍略低于预期,“报复性”消费尚未明显出现。从结构上看,必要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增长18.2%。此外,升级类商品销售改善较好,通讯器材类消费增长12.2%。而汽车消费改善幅度较大。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则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消费方面,食品、饮料仍然是表现最为稳定的商品,电子产品需求也有明显的回暖,汽车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总体而言,必选消费品表现仍强于可选消费品。随着疫情消退,更多城市将逐步放松消费场所限制和大力度促消费政策出台落实,社会消费将逐步回暖。
从下个阶段的走势来看,刘爱华表示,目前消费升级的势头还是在继续。从今年以来各月之间零售变化的趋势来看,大势没有改变,基本生活用品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继续较快增长,一些受疫情冲击的行业或者产品销售在目前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下也呈现了恢复的势头。所以,虽然消费回归的势头仍然面临一定挑战,在消费端仍然会感受到这种压力,但是,短期来看,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步回归,消费的环境在逐步改善;长期来看,消费复苏的势头也是有条件得到持续的。
温彬表示,总体来看,我国经济逐步走向常态化复苏。下阶段,宏观政策要以更大的力度促进需求的回升,切实做好“六保”和“六稳”工作。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激发经济潜力,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政策已经较为明确,预计即将召开的两会将会对发行额度、发行方式、具体投向等问题进行部署,后续要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货币政策将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实体经济,适时继续实施降准等政策,保持M2和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编辑 李波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