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半导体演“三国演义” 放手一搏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经历动荡,疫情没有让这个产业衰退,但日趋激烈的竞争却可能让这个产业割裂。日前,欧洲17国联合发布了《欧洲处理器和半导体科技计划联合声明》,意欲让欧洲这个半导体的发家之地再次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于是,全球半导体格局正发生微妙的变化,此前是美国一家独大,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是第二梯队,中国大陆异军突起成为第三阵营,现在欧洲开始奋起直追。如果把美国加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看做是半导体产业链的第一大群体,则中国大陆地区依靠自主可控正成为可以追赶第一群体的另一阵营,欧洲现在也不满足于10%不到的市场份额,正成为第三大阵营,全球半导体格局进入了一个有意思的“三国演义”时代。
当然,这三方竞争对手的实力水平还是有相当大差异的,从整个产业链分工看,美国依旧占据了产业链的顶端。从2019年半导体市场份额看,美国的英特尔、美光、博通、高通和德州仪器就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日本和韩国有三星、海力士、东芝,它们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欧洲的意法半导体与恩智浦总共占了5%不到的市场份额。当然,这仅仅是市场份额的区别,还有技术含量的竞争。美国虽然占30%的市场,但几乎都是产业链的顶端,利润空间极大。所以,大家还在纳闷还有45%的市场份额被谁瓜分了?不用怀疑,肯定有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但这些企业几乎处于产业链低端,利润率较低。
于是,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和日韩东亚联盟犹如三国中的曹魏,兵多将广;欧洲是半导体的发源地,犹如三国中的东吴,底蕴犹在;中国大陆则属于拥有健全产业链和广大应用市场的后起之秀,犹如三国中的蜀汉,厚积薄发。
如果说中国是被迫从半导体的全产业链开始自主可控对抗美国的科技霸凌,则欧洲比较意外,因为欧洲能拿得出手的半导体企业也就只有光刻机巨人阿斯麦、王牌IP供应商Arm和意法半导体、英飞凌、恩智浦,这些企业之中,阿斯麦基本还是被美国控制,Arm也被英伟达收购,也就是说基本就只有一个黄盖可以用。而且与中国大陆产业链健全、下游应用市场广阔不同,欧洲半导体产业链比较单薄,应用市场更是微不足道,无论是市场份额、营收排名还是对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影响力,欧洲各方面表现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即便这样,欧洲诸国还是表示要将把欧洲复原计划20%的资金用于数字化领域,在两三年內投资总额达到1450亿欧元(约1.15万亿人民币)振兴半导体。
这就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迪,无论是从自主可控还是从产业链发展的角度看,跟上全球半导体发展的步伐不仅不能减缓,而且还要提速。在半导体产业竞争中,我们有健全的产业链和庞大的终端应用市场,部分研发技术水平也处于中高级别,就是说关羽张飞赵云都在,足以让对手忌惮。最关键的是,任何一个国际巨头都无法放弃中国市场,中国大陆每年都可以消耗全球一半以上的半导体产品,在未来中国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科技水平高的半导体产业会更加倚重,终端应用市场还将扩大。
因此,虽然我们的科研能力和企业实力在三方竞争中处于劣势,但在自主可控的大环境下,如果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也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既然全球半导体产业“三国演义”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我们就应该加大基础研发的力度,加大产业链关键节点突破的力度,加大人力财力物力追赶的力度,只有放手一搏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