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本补充工具“上新” 银行转股型永续债来了
自去年1月份中国银行发行首单商业银行永续债,银行近两年来通过永续债这一资本工具“补血”超1.2万亿元。
此前,商业银行发行的均为减记型永续债。近期,监管已批复两家银行发行转股型永续债,这意味着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即将出现“新品种”。
银保监会官网信息显示,日前,浙江银保监局批准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发行不超过30亿元转股型永续债,宁波银保监局批准宁波通商银行发行不超过15亿元转股型永续债,均按有关规定计入银行的其他一级资本。
在商业银行永续债发行之初,金融管理部门就曾透露,将进一步完善永续债政策框架,包括探索发行转股条款的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等。如今,相关计划渐次推出、落地在望。
在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看来,转股型永续债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银行的一级资本补充工具。无论是减记型永续债还是转股型永续债,都要符合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工具特征,也就是在触发条件发生时,进行全额或部分的减记或转股。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吸收损失的方式不同。王一峰表示,当触发条件发生时,减记型资本工具可能部分或全部损失掉;对于转股型资本工具,如果发行人未进入清算程序,可能留存普通股股权价值。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熊启跃坦言,相对而言,转股型永续债对投资者更友好。但从发行上看,转股型永续债的发行时间可能长。因为后者涉及转股条款,可能涉及股东大会审议等具体程序。
熊启跃分析今年以来银行永续债的发行情况认为,一方面,银行有发行动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银行体系逆周期投放力度较大、资产增速较快,资本消耗较快;此外,今年银行拨备计提大增,侵蚀內源资本补充来源,银行也有动机进行外部资本补充。
另一方面,因为部分中小银行风险事件拖累,中小银行资本工具在市场的认可度受到一定影响。一些中小银行发行不成功的情况也有出现;相同期限的永续债,大行和中小银行发行成本相差较大。
“2020年是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的发行大年。”王一峰预计2021年会有更多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一来,当前中小银行资本压力偏大、资本工具使用存在不足,中小银行面临经济不确定性时希望夯实资本,以增强自身可持续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二来,许多中小银行在明年面临二级资本工具赎回的可能。
王一峰认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难度较大。资管新规影响下,由于永续债自身期限存在不确定性、净值波动等因素,资管机构对其偏好可能下降;部分中小银行风险事件发生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中小银行资本工具发行难度进一步提升。“预计明年中小银行永续债的总体发行成本不会很低,价格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上扬。”
熊启跃表示,银行发行永续债面临投资者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非银类金融机构投资还不够,银行理财子公司是目前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者。“未来这个市场发行需求很大,相应的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和规模亟待提升。”他认为,如何通过深化债券市场改革,提升容纳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的能力,是未来银行体系稳健发展的重要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