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国经济继续复苏
从5月上旬用电量等先行指标来看,我国经济持续复苏改善的势头是有条件、有基础的。但她也强调,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还在演变中,我国经济复苏还没有全面回到正常水平,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比较多。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经济数据。
与人们的感受相一致,城市交通开始拥堵、外出餐饮消费日渐活跃,4月经济在继续恢复。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得到较好控制,从前期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防控,生产生活秩序更趋正常化。
4月的工业生产率先恢复至正增长,服务业、消费、投资等数据也在好转,降幅继续收窄。前期受压抑的大宗消费在加快释放,比如4月汽车类销售额已经追平去年同期。
由于餐饮、影院、旅游等聚集接触型消费恢复尚需时间,生产端数据恢复要快于需求端。这表现为1-4月份工业增加值、服务业指数降幅在个位数,而需求端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额仍然是两位数负增长。
海外疫情蔓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是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挑战的重要原因。尤值一提的是,企业复工复产加快进程中,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反而出现小幅回升,反映当前就业面临一定压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从5月上旬用电量等先行指标来看,我国经济持续复苏改善的势头是有条件、有基础的。但她也强调,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还在演变中,我国经济复苏还没有全面回到正常水平,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比较多。
生产复苏快于需求
继出口数据后,4月工业数据也出现明显好转。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无惧疫情影响率先转为正增长。其中,制造业更是明显加快,当月同比增长5%。
工业数据的好转,与当月出口形势有关,当月出口交货值录得正增长。基建、房地产项目的开工,以及汽车消费的恢复等,助推相关工业品生产的增长,像4月挖掘、铲土运输机械产量同比增长40.8%,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1%。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4月以来国内疫情好转,全国复工复产促进工业生产逐渐恢复,生产类高频数据普遍明显回升。新经济、新产业增长较快,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通信等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随着企业复工率和开工率上升,预计未来两个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保持小幅上升态势。
“工业增加值确实出现了明显好转。但是也要注意到,不论产品是否卖出,只要在报告期生产出来的成品,就会计入当月工业增加值。因此,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明显改善,反映了复工、复产有显著进展。但总需求是否有相应复苏,要基于同期的产成品库存情况进行修正。”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由于机械连续生产的优势,工业数据恢复要明显快于需求端。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5%,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9.1%,降幅在明显收窄,但距离正增长还有一定距离。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到10.3%,4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6.19%。
互联网线上活动对线下的替代进程在加速。1-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6%,网上零售占比达到24.1%,这两个数据都在提升。
“线上实物消费、消费升级类以及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长较快,带动消费增速回升。但整体外出消费仍然较为谨慎,餐饮、住宿等经营状况偏冷淡。疫情对服务业有明显的滞后影响,今年五一期间消费同比依然是负增长。预计消费将延续回升势头,但消费要恢复到正增长还需要一段时间。”刘学智表示。
一季度数据也呈现出需求端数据偏弱的特点。一季度GDP下降6.8%,但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超过16%,GDP数据要好于需求端这些指标。有专家指出,这跟口径有关,比如社零并不能完整反映消费状况。
徐奇渊表示,从3月、4月两个月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季调环比增长均在6%以上,投资已经有明显好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实际只涵盖了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两类经营情况,这两个大类受疫情冲击明显,实际消费数据应该会好于社零数据。
就业继续承压
多项经济数据均在恢复,但4月失业率出现小幅回升。
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比3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4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4.3小时(按每周5天工作日计算,平均每天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比3月份减少0.5小时。
国家统计局官方微信发表文章解释称,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可以相互转换。疫情期间,部分就业人口选择不外出找工作,就会变成非劳动力人口。按照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统一标准,调查时点前一周内从事了1个小时及以上劳动的人员,就属于就业人口。
言下之意,就业时长缩短、收入下降等情况,无法体现在调查失业率这项指标中。像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影院、旅游、餐饮等从业人员,若通过兼职或灵活就业方式取得收入,也属于就业人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就业质量有所改善。比如,农民工就业有所好转,4月末外出农民工规模已经恢复到往年的九成左右。城镇在职未就业人群比例,从3月份的18.3%下降至3.5%。
刘爱华表示,2月、3月、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6.2%、5.9%、6.0%,月度之间的波动比较小,整体是平稳的。但从更多指标来看,当前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人社部门统计的1-4月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比上年同期少增105万人,说明新增就业规模在缩小。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高于上年同期,4月调查失业率为6.0%,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重点群体就业面临压力,像农民工就业虽有好转,但离正常水平仍然有距离;874万高校毕业生将进入就业市场,也面临就业压力。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认为,不仅城镇调查失业率出现小幅抬升,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也减少,反映出实体经济用工需求有所减弱。这跟近期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导致的外需急剧收缩,出口企业新出口订单骤减是分不开的。
不过,当前“六稳”和“六保”工作排在首位的就是就业。目前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稳岗援企、针对重点群体的积极就业政策。
刘爱华表示,在这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大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确实面临比较大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对风险挑战有充分的估计。经济发展的走势还需要观察,但从推进复工复产进展来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基础把恢复改善的势头持续下去。
“未来我们会持续深化逆周期调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更大力度地推行助企纾困,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循环,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回归常态。”刘爱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