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内容

人民日报新知:一渠清水,长流千年

2022-10-10 12:09 浏览:443

  【现象】不久前,国际灌排委员会公布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我国申报的福建天宝陂、陕西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浙江白沙溪三十六堰、广东桑园围被收录其中。至此,全球共有105项古代灌溉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中我国有23项入选。这23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许多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了我国灌溉工程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灌溉效益突出的特点。

  【点评】

  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而农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兴水利、除水害,自古以来便是治国安邦之大计。距今5000年左右,良渚古城已出现大型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皆已达到较高技术水平,不仅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科技、文化和生态遗产。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样,不同自然条件促生了各具特色的灌溉工程技术。在浙江,白沙溪落差大、水流急、深潭多,古人便在深潭的下游修筑堰坝,既提高了堰坝蓄水和引水能力,也减轻了水流对堰坝的冲击。在陕西,为使龙首渠渠道穿越铁镰山,古人在隧洞中均匀布设竖井,辅助暗渠开挖,创造出影响深远的“井渠法”。如今,伴随科技进步,这些传统灌溉工程技术似乎已不再处于时代潮流之先,然而在科学合理的继承与发展中,一些技术,如渠道防渗技术、塘堰技术、海塘工程技术等,依然对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沿用至今的灌溉工程,既见证了中国水利技术发展,也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建于北宋的桑园围,拉开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基围农耕开发的序幕。围内桑基鱼塘循环农业模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桑园围区域“大包围”式的防洪理念、节约水资源的经验做法,对当代灌溉工程建设亦具有借鉴意义。桑园围的建设,还促生了种桑养蚕、航运贸易、龙舟竞渡等活动,地域文化特色由此更加鲜明。一塘一坝,不只是呵护良田万顷的灌溉工程,也是涵养精神智慧的文化工程。

  推动制度治水、制度管水,是现实需要,更是我国古代灌溉工程留下的宝贵经验。1200多岁的福建天宝陂,如今依然焕发青春活力,得益于自宋代建立起的严格岁修制度。1500多岁的浙江通济堰,采用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将“堰规”刻于石碑之上,使部分制度得以沿用至今。重新审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不难发现,正是良好的长期运行和管理机制,才让这些优秀灌溉工程得以跨越千年,守江河安澜,护百姓安稳。

  一渠清水,长流千年,接续造福一方的使命,积淀可持续灌溉的经验。未来,如何延续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生命力?一方面,要保护好、传承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一步挖掘、展示其丰富内涵,让大众了解治水管水的智慧与价值。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利用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使其适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让文明瑰宝熠熠生辉,让千年智慧绵延不绝。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4日 05 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