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内容

巩固脱贫成果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话说新农村)

2022-10-03 19:39 浏览:749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要靠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摘帽后,也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念头,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苦干实干,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日前到云南省西畴县采访,当地人不屈不挠与贫困抗争的脱贫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山区行路难,一个个现代“愚公”凿石开山,打通了一条条出山路;石漠化地区土层薄,山里人坚持生态治理,让这里花果遍野,成了网红打卡地。“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西畴人勤劳实干,凭着一股子精气神,攻克了一个个贫困堡垒。

  西畴的脱贫故事不是个例。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成绩来之不易,是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干出来的。在脱贫一线,许许多多扶贫干部用脚步丈量山村的路,入田头、坐炕头、出实招,满腔热情促攻坚。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靠勤劳的双手摆脱了贫困、奔向了小康,贫困乡村激荡起奋进力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念头。应当看到,当前已经脱贫的地区中,有的产业基础薄弱,脱贫人口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较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还有一些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巩固脱贫成果,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任务依然艰巨。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扶贫先扶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不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这方面,西畴县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他们将脱贫好故事编成小品、戏剧,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乡村、进社区,激发广大群众强大的内生动力。

  扶志必扶技。对贫困群众长远发展来说,掌握一技之长,比给钱给物更重要。要把更多的扶贫资源投入到教育培训上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培训和职业教育,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实现就业的能力,使扶贫由“输血”向“造血”加速转变。

  摘帽后巩固脱贫成果,仍需付出更大的努力。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过渡期内,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为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要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提前发现、及时帮扶脱贫不稳定户和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计,要围绕扶贫产业,下足绣花功夫,提高生产标准化、组织化水平,延长产业链,让村民捧起稳稳当当的增收“饭碗”。

  脱贫摘帽是新起点,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只要我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苦干实干,农业农村现代化壮美图景必将越来越近。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7日 07 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