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垄断的百年斗争
历史的时钟,奔流不息。经济与社会的天平,总在效率与公平的两端之间来回摆动。
现下,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还剩不足100个小时,随着中国加入全球互联网经济反垄断大军;人类的天平,在公平的一端,加上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1
反垄断从来不是新鲜事。同样的戏码100多年前就在上演,而且甚至比今天更惨烈,更离奇。世人都知道摩根财团与摩根家族的辉煌,却鲜少有人知道摩根晚年去世前的凄凉。
将晚年摩根逼上绝路的,多少要归咎于当时美国,乃至当时的整个世界此起彼伏的反垄断浪潮所席卷。
摩根家族的兴起靠的是金融,而晚年的摩根被反垄断所攻讦,主要的目标靶子也是金融。
1870年,摩根33岁。
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政府派人到伦敦融资购买军火,伦敦银行家却无人敢借钱。一是怕法国战败,二是出于对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畏惧。就在伦敦银行家纷纷拒绝之际,摩根站了出来,向法国发放了1000万英镑的银团贷款。
第二年,法国果然大败,接着又爆发了巴黎公社运动。动荡的局势,眼看1000万贷款打了水漂,然而拿破仑三世政府讲究诚信,虽然战败却偿还了债券,于是摩根因此净赚了150万英镑利息。
这次豪赌,让摩根父子从籍籍无名的银行家,一跃成为纵横伦敦—纽约的金融巨子。摩根家族自此站到了世界舞台。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在即,当时的墨西哥政府已然身处破产的边缘,又要面临战争,所以只能厚着脸皮继续发债。然而当时的金融巨头没人愿意借钱给这样一个自身难保的政府。
然而摩根却艺高人胆大,通过多年以来对墨西哥国情的观察,以及对美国的了解,认为墨西哥虽然会战败,但结果对于墨西哥经济将会是好事。于是,摩根大胆地援助了墨西哥政府。
最终的结果:摩根不仅在当时大赚了一笔,还取得了墨西哥油矿和铁路权的担保,这无疑为他日后在墨西哥捞金铺平了道路。
在此之后,摩根又开始进军南美洲。在阿根廷和乌拉圭战争之后双方元气大伤的时机,摩根通过购买大量的阿根廷国债,控制了阿根廷的铁路权及大量的进出口商品控制权。
当时的人们,不无侧目地说:摩根是全世界的债主。
如果说这一系列的借债操作让摩根声名鹊起,那么1907年的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使得摩根一战封神。
1907年,以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博克倒闭的传言为导火索,引发了华尔街局势的失控,股市暴跌,民众挤兑,短短一天之内,几家大银行相继倒闭,整个股市几乎处在全面崩溃的边缘。
当时的摩根正在度假返航,时任美国副国务卿兼财政部长科特,亲自前往摩根乘船的码头去迎接。二人见面之后,科特一言未发,而是交给了摩根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的,正是美国财政部的大门钥匙!
当时美国奉行“大市场、小政府”的原则,政府财力薄弱,面对危机来袭,美国的财政仅剩2500万美元的存款。同时当时的美国政府人脉能力很差,金融企业家有自己的圈子,政府根本插不进去手。于是,科特只好请摩根出山相助。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Roosevelt)
当时摩根已经年届古稀,但还是决定出手救难。
于是,摩根召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银行家会议,筹集到了超过2500万美元的应急资金。在此后的数周里,摩根不眠不休地和众多金融大佬共同制定了救市计划,并获得了前总统老罗斯福的支持。在经过长达数周的奋战之后,这场空前的恐慌终于得以遏制。
摩根出手救市,一时间被公众视为“救世主”,华尔街的“拿破仑”——然而,6年之后,一场听证会,却对当初的救市行为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解释,几乎将白发苍苍的老摩根逼上绝境。
1912年,路易斯安那州某选区议员阿森纳·普若强迫J.P.摩根参加听证会;并在会上强烈批评摩根的垄断行为。在普若的眼中,摩根六年前的“救市”行为是出于利己的目的:以严重低估的价格购买优质资产。
接下来,指控话锋一转,提到摩根控制的信托实体在全美112家公司中占有341个董事席位,这些公司都是强大的金融机构,它们的总资产在当时高达220亿美元。
言下之意再明确不过:摩根利用金融危机抄底,延展自己的金融帝国,巩固垄断地位。
这次听证会之后,受指控的这些董事默默地辞职,让出了112家公司中的40多家。
摩根实在无法接受一群“宵小之徒”对自己的攻讦,更无法忍受自己一手建立的“债权帝国”被这群政客搞得四分五裂。于是,一连串听证会结束之后,摩根搭乘飞机前往意大利首都罗马,离开了美利坚,这片伤心之地。
一年后,1913年3月31日,在意大利罗马寓所,一代金融财阀摩根溘然长逝。死后的法医检测结果表明,他去世前的最后一周内,曾经连续每日吸食20根以上雪茄。
2
反垄断的另一个经典案例的是19世纪后期的美国石油大王——标准石油公司,以及它的创始人——洛克菲勒(Rockefeller)。
1870年1月,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建了股份制的标准石油公司。由于幼时家境贫寒,因而洛克菲勒对赚钱有着极其迫切的欲望,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让市场上充斥着他的产品,洛克菲勒与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达成秘密交易,让火车装满了洛克菲勒的油桶才发车。这样,途中再经过其它石油公司,他们的产品就装不上去了。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洛克菲勒大力发动价格战,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自己的石油;同时垄断运输渠道,让竞争对手的产品运不出去。。。最终竞争者只好缴械投降——一旦洛克菲勒成功收购了对手,他就会转而提高价格,把价格战牺牲的利润补回来。这个逻辑像不像今天互联网巨头烧钱补贴干掉对手然后抬价抽佣的过程?
就这样,在商业竞技场上玩得风生水起,洛克菲勒仅仅用了20年之间,就几乎垄断了美国境内95%的石油供应,也因此成为美国首富,第一个亿万富翁(billionaire)。
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Rockefeller)
事实上,对洛克菲勒的攻讦伴随着标准石油的发展全程。早在1881年,《大西洋月刊》记者亨利·劳埃德就抨击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是“托拉斯”(Trust,垄断的一种形式)——然而由于洛克菲勒长期与美国政府保持良好的灰度关系,因而这篇文章出来,几乎没有对洛克菲勒产生任何伤害。
“标准石油不可战胜”的神话,是被一位叫做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的女记者终结的。
如果说时装界的先锋人物是Coco Chanel,那么新闻界的先锋运动领军者当之无愧就应该是Ida Tarbell。塔贝尔几乎是以自己的一支笔,将标准石油的庞然大物挑落马下。
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
塔贝尔1857年生于美国中部矿产大州,克利夫兰。这也是洛克菲勒石油生意起步的地方。
1895年,28岁的塔贝尔从法国巴黎完成学业,返回美国,当亲眼目睹了自己的父老乡亲在克利夫兰遭受标准石油公司的欺压之后,她决定与洛克菲勒进行长期斗争。
面对庞大的对手,塔贝尔的工作是浩繁复杂的,她的心情是孤独的,甚至还面临着各种打击报复。她在克利夫兰州悄无声息地散发问卷,调查人们对标准石油的看法,并结合暗访,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真相。此外,通过马克吐温,塔贝尔还秘密地接触标准石油的部分高管以及政府官员。
终于,1902年,塔贝尔的调查结果问世。在一份叫做《麦克卢尔》的杂志上,塔贝尔连续刊登了体系列叫做《标准石油公司史》的连载文章,一共15篇。对洛克菲勒排挤对手、非公平竞争、勾结政客、甚至影响司法流程等隐秘行为以一种全方位无死角的方式呈现出来……
克利夫兰的炼油基地
有了记者的文章打头阵,还有“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的坚强后盾,“战狼总统”罗斯福决定与石油垄断巨头开战。
1904年,依照《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联邦政府拆分了北方铁路公司。紧接着,发起了对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调查。
在经历了6年旷日持久的的诉讼过程之后,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对标准石油公司垄断案进行判决,标准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庞大的帝国被分拆成30多个公司,判决下达,司法部长欢呼雀跃,《纽约时报》1911年5月16日的头版使用的标题是“标准石油公司在六个月内拆分”。
事实上,百足大虫,死而不僵。被拆分出来的30多个子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变迁和不断的兼并重组,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新的石油巨头。几家小石油公司成为埃克森美孚,加州标准石油更名为雪佛龙,印第安纳标准石油更名为阿莫科……
3
在干掉了洛克菲勒与摩根的垄断帝国之后,美国政界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哲学总统威尔逊在国联大会上大谈人类命运,宇宙担当。
在他的带领下,1909年美国通过了宪法第十六修正案,美国开始正式开征个人所得税;签署《克莱顿反托拉斯法》,限制股份公司董事会交叉任职的现象;《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创立了一个消除遏制贸易竞争的各种行为。
1913年12月23日,威尔逊签署《联邦储备法》,据此在全美范围内设立了12家联邦储备银行,并由他们共同成立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即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中央银行。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ilson)
经济上的反垄断,叠加政治上的全球民粹,几近吞噬了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威尔逊带领下的美国,以一个“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国家出现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令人陌生。
垄断资本家摩根在1913年的去世,仿佛为他所在的那个年代画上了句话。一年后,欧洲列强的战争旋即打响,隆隆的炮声下,一切梦碎。
4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当代经济学大师熊彼得(Schumpeter)将资本主义的特征归结为“创造性破坏”(innovative destruction,也叫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 creation)。熊彼得认为,创造性破坏是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也是经济演进的内在动力。
创造性破坏发挥其作用的具体形式就是经济危机。故而熊彼得将其比喻做“永不停息的风暴”。
“新的技术、管理、组织形式等因素在旧的体制中积累,逐渐形成破坏旧的体制的力量。而每次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在旧经济的残骸中,脱胎孕育而出的便是新的东西。因而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不是简单的对上一次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当代西方经济学集大成者 约瑟夫·熊彼得(Schumpeter)
当然,旧的体制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阻碍这些新的因素的形成和孕育;垄断就是其中一种形式。
例如近期美国十州议员“围攻”Facebook,指控其垄断,甚至上溯到2012年其对Whatsapp的收购。当时扎克伯格与员工的邮件往来被披露出来,里面提到了Whatsapp的潜在威胁,而扎克伯格说:
“既然它(Whatsapp)威胁到我们,那我们就把它买下来吧。”
基于同样的逻辑后来Facebook收购了Instagram。
收购潜在竞争对手,在崇尚自由市场的西方国家,一向被视为及其恶劣的垄断行为。因为一旦竞争对手被纳入巨头的体系,它将被迫接受这个巨头对他的定位,也就再也无法具备熊彼得所谓的“创造性破坏”的能力,无法推动经济结构自身的优化与改进。
但是,在熊彼得的书中,他话锋一转,提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逻辑,技术进步。紧接着他认为,适当的垄断能够保证足够利润,而一定的利润是企业能够保证对技术投入的必要因素。
事实上,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上古经济学家们所普遍崇尚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对于技术进步几乎是灾难。因为完全竞争意味着没有利润,所有收入全部用来cover成本(如果企业家自身改善生活水平也算一种成本的话),那么没有多余的一分钱投入到开发新技术这种“务虚”的环节中去。
因此,垄断本身是一个把双刃剑,它虽然有不利的一面,但可控范围内的一定程度的垄断,对于经济和民生,并不完全是坏事。当然,恶性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那就是必须要遏制的了。
此外,垄断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现象;但如果与政治因素相叠加,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20世纪初是全球民粹运动的第一波高潮,因而经济上的反垄断被政治上的民粹劫持,有矫枉过正之嫌。
针对洛克菲勒的反垄断斗争成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洛克菲勒人生的失败。洛克菲勒虽然在打击对手和垄断市场份额上作风狠辣,但生活中却是一个好人,而且确实对慈善事业贡献良多。事实上,就连与洛克菲勒“死磕到底”的那位女记者塔贝尔,也不得不在自己的文章中承认洛克菲勒的贡献:
“标准石油是领头羊,它为后来者提供了方法、章程和传统。在现存的托拉斯中,它的发展最为完善,即它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托拉斯完全控制某种商品的理想。”
她完全承认石油帝国的成功,对于洛克菲勒父子的描写,也是写成“拿破仑”式的枭雄。
老年的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图中右二)
事实上,100多年后的今天,石油市场的四巨头壳牌、英国石油、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四大中,仍有两家是“标准石油公司”的后裔。
在全球化合作高潮的90年代末期,通过反垄断敲打微软,缴纳罚金,免于拆分,对于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正是在一定程度上敲打和限制微软,才给了Facebook、Google、Amazon等企业生存空间,从某种意义上,那一波互联网创新与科技进步的火种,一直保留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