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bit趣比汇」获数百万美金Pre-A轮融资,重点从跨境电商的“花钱”需求切入市场
记者获悉,「Qbit趣比汇」获数百万美金Pre-A轮融资,由Shata Capital领投,Parallel Ventures跟投。
据网经社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总体规模达10.5万亿元,已经是个相当庞大的市场。跨境电商发展已有小十年,作为基础设施的跨境支付赛道自兴起以来,也是创投圈关注的热门赛道。
36氪最近接触的Qbit趣比汇,定位一站式跨境资金管理平台,成立于2019年。
Qbit创始人兼CEO吴羽君对36氪介绍,相比已成红海的企业收款市场,Qbit重点切入的,是跨境电商等中国互联网出海企业在本地化运营这一端的金融需求,也就是从“花钱”这一端做起。
跨境支付最初能从收款、换汇服务迅速发展起立,是因为中小企业出海,“把钱收回来”是刚需。但随着这些商家在海外站稳脚跟,跨境电商的生态链越来越完善,本地化运营的专业程度决定了业务的天花板。
比如,除了收款之外,跨境电商在海外展业需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如海外广告投放、软件采买、工资发放等,都要与当地的许多机构和个人打交道。在今年的疫情催化下,线上营销需求更是猛增,拥有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海外付款能力的能力对商家来说尤为重要。
当前,Qbit的产品包括全球账户和“量子”虚拟卡(Virtual Payment Card),主要针对出海中小企业资金跨境流转的全方面需求。
“量子”虚拟卡是Qbit首先推出的产品,着重企企业海外消费管理这一场景。“量子”虚拟卡由Qbit与海外发卡行合作发行,在全球所有支持Mastercard和Visa的线上商户消费。企业可以给员工和团队定制虚拟卡,不限人数和卡数。当前,量子虚拟卡只收取充值手续费和开卡费。
吴羽君对36氪表示,Qbit的产品核心在于,能够为企业提供多个币种的本地账户。Qbit在全球多个国家都与银行建立合作,企业客户将开户所需材料在线上提交,Qbit经过审核通过后,将材料同步给海外银行,由于全部都在线上进行,银行审核效率显著提升,审核通过后企业即拥有自己的本地同名账户。
同名账户是做这件事的难点所在。以往不少跨境支付公司也提供海外付款业务,但一种主流方式是支付公司在海外银行开母账户,中小企业的账号相当于挂靠在母账户下的子账户,收付款无法做到和企业同名,因无法同名,也降低了银行出入金处理效率。
Qbit的全球收付款账户由于是企业自身的离岸账户,受独立监管,使用场景大大拓宽,并且资金直接通过本地网络清算,手续费更低,收付速度也会有所提升——对比传统银行1-2天的收款市场,单笔40欧元/美元手续费,Qbit能够做到当天到账,手续费在几欧元/美元的水平。
当前,Qbit支持全球多个电商平台以及全球130多个国家的收付款业务。吴羽君表示,“量子”虚拟卡自今年8月上线以来,当前已服务数千个客户,全球账户产品则尚在试运行中。
放眼全球,专注虚拟卡领域的有英国的初创公司Divvy、Marqeta等,而国内跨境支付主做收款的公司在近期也有推出虚拟卡等相关产品,Qbit如何看待竞争问题?
吴羽君对36氪表示,首先虚拟卡当前还是蓝海市场,留给初创公司的机会还有很多;其次跨境支付公司的最大壁垒还是在合规,收款业务的资金链路比发卡或付款业务都要更为单一,如果基于原有的资金链路及场景拓展发卡或卡支付业务,如何在不影响原有业务的情况下建立合规体系,难度很高。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团队方面,Qbit团队目前约有30人。CEO吴羽君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曾就职于Google负责Nest在线商店开发,曾创立教育科技公司棕榈大道和科技公司AiLingual。Qbit的其他核心成员来自密西根大学等高等学府,曾就职于Apple、蚂蚁金服、PingPong、连连、恒生等机构,在金融科技和跨境支付行业有丰富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