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内容

弥合“数字鸿沟” 维护现金和谐流通环境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现金将长期存在

2021-09-11 15:16 浏览:706

  12月15日,人民银行就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有关事项发布公告(〔2020〕第18号)(以下简称“公告”)。公告强调,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现金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消费及支付方式创新要坚持有利于畅通支付流通环境、有利于保障民生、有利于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得采取歧视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现金支付,造成“数字鸿沟”。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吹风会上表示,中国大国经济的特点非常明显,综合考虑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人口结构等因素,现金将长期存在。人民银行此次发布公告,旨在进一步普及现金收付规范要求,促成社会各界达成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共识,保障公众使用现金的权益,共建多元化支付条件下的现金和谐流通环境。

  持续整治拒收现金问题

  智能化服务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持续地改变公众的生活消费方式。近年来,随着非现金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拒收人民币现金问题时有发生。

  “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对现金收付环境又产生了新的影响,拒收现金问题有所反弹。”上述负责人介绍,一是部分医疗、出行、水电煤气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普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由原本的“面对面”线下场景逐步变为线上办理,有的甚至取消了现场服务;二是“非接触式”等新消费模式很多没有考虑现金收付需求,造成部分群体特别是老年人消费及支付障碍;三是一些商户服务人员热衷于引导顾客安装APP、关注小程序,容易产生歧视、排斥现金情况。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不得拒收现金、强化支付市场监管。

  此次人民银行第18号公告从现金收付的整体生态环境出发,将现金流通、使用和管理的主体划分为现金收付主体、现金收付服务主体及现金生态主体三大类。公告聚焦公众日常生活消费的高频场景,明确了行政事业性收费、基本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大中型商业机构、小微经济主体以及线下无人销售、线上网络经营等不同现金收付主体、不同场景、不同支付方式下的现金收付要求,进一步厘清了拒收现金行为边界。此外,公告对各类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及自助服务机具厂商等现金服务主体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基层社区和社会公众提出倡议,号召大家共同维护现金流通生态环境。

  在整治拒收现金方面,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金融为民、持续整治、治疏并举、协同治理。该负责人同时提醒,公众或消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应妥善保留相应的证据或线索,通过城市政务热线、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老年人群体更多使用现金支付

  拒收人民币现金问题,是“数字鸿沟”问题的一个表现形式。

  “目前,现金在部分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使用频率仍然很高,使用面也仍然比较广。”上述负责人提出,中国已经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5岁以上人口达到1.76亿人。从年龄结构、生理状况、习惯偏好等方面看,一部分老年人还是难以较快适应电子支付。目前,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约为9.5亿人,还有一部分没有智能手机的群体,只能使用现金。人民银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约有13%的居民主要是通过现金进行支付。

  从现金使用频次较高的场景看,主要集中在公交出租、客运加油站、医疗水费缴纳、个体商户、流动商贩、家庭作坊、身份证户籍管理证件工本费、机动车号牌工本费缴费等。

  从现金投放数据来看,2015年以来,我国年度现金净投放量平均为3300多亿元。2015年至2019年,流通中现金M0的年均增幅是5.1%。2020年11月末,流通中现金达到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为什么人们感觉到平时使用现金的次数在减少,但流通中现金总量每年还在上升?上述负责人表示,随着非现金支付的发展,现金流通的规律也发生了变化。虽然流通中现金总量在上升,但实际上是流通中现金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下降,同时,现金现在的流通速度或周转速度也在减慢。

  “支付工具的数字化是货币演进的一个总体的趋势。”上述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鼓励各类非现金支付工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创新满足不同市场主体、不同场景的支付需求,在多元化的支付条件下,打造和谐的现金流通环境。人民银行将引导社会各界用好智能技术,让智能科技成果更好地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力争在数字普惠金融道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