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以蚂蚁金服为例,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如何助力中小企业度过疫情难关?
2021-03-11 16:38
浏览:671
中国肺炎疫情、美国流感、东非蝗灾、澳洲火灾,2020年初发生的一系列“黑天鹅事件”提醒人类,灾难并不少见,它可能在下一刻就会降临。和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相比,普通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更弱,遇到一次“黑天鹅事件”,便可能元气大伤甚至破产“死亡”。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机构的调查,受本次新冠疫情影响,85%的企业现金无法维持3个月以上,而怎样帮助占我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企业在此次疫情下“活下来”,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01疫情之下,现金为王如果摊开一个企业的账本,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支出主要分为两块:人力支出,包括员工的工资、社保和公积金,这部分的支出占小微企业支出的比例会达到50%-60%;租赁成本,例如场地、设备、办公用品等等,这部分的支出也可以达到总支出的20%-40%。面对企业的实际负担,近日,人社部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研究制定了《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明确了免、减、缓三项措施。蚂蚁金服区块链专家梁蓉认为,国家出台的政策非常止渴,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小微经营主体的法人数量占国家法人经营主体的99%以上,又因为一些实际的考量,部分小微企业仍然面临非常大的困扰。“所以,从我们看到的小微企业账面上的现金流,能够抗住人力支出和租赁支出这两块的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西贝的老总会有那样的结论。”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大旗”)副总经理杨陈说到, “应对此次危机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抗击打能力,而抗击打能力一个最关键的核心就是现金。”中科大旗是一家深耕于旅游业的科技企业,主要为全国景区酒店开发智慧系统,年销售超亿元,是数字文旅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在它背后,有全国数百家小型厂商源源不断的提供硬件设备支持。疫情发生之后,旅游行业首当其冲。中科大旗很快便感受到景区客户的业务数据呈现“断崖式下跌”,在中科大旗的网络交易系统上显示,以往使用它产品的景区在假日期间能达到很大的业务交易量,而今年基本等于零。“原来春节黄金周光交易都要做到上亿,今年大家坚持了几天吧,就全面关停了,交易量跌至百万。”大年三十,在四川文旅厅值班的杨陈说。营收暂时归零并不是最可怕的,人们都知道当疫情过后,旅游业的业务数据一定会有爆发式的增长,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手握足够的资金熬过这个“冬天”。如果中科大旗下游的景区现金流崩溃,将影响到未来旅游旺季的营业额,最终会影响到中科大旗的产品销售;若中科大旗上游的数百家中小企业熬不过去,等到疫情过去,没有它们的设备支持,中科大旗等核心企业也很难快速的恢复到当初的水平。产业链上共生死,中科大旗以及上下游的中小企业都需要足够的现金度过这次危机。面对这个问题,杨陈说道,“疫情未发生时,景区只要开门营业,有门票收入就会有很多银行提供授信(贷款等)服务。但是一旦遇到这么大的疫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就有可能降低,这意味着它们将没有充足的现金支持。”02供应链金融成为“保命符”就像疫情下,人们需要足够的口罩,中小企业若能拿到足够多的银行授信额度,将成为他们在危机下的一张十分重要的“保命符”。供应链金融成为这条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的希望。据工信部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达到300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90%以上,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 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可以说,中小企业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边天。在整个经济大环境比较好的时候,银行一般会为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可以满足这些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临时性、季节性)资金需求。但当疫情等“黑天鹅事件”发生,考虑到中小企业资产匮乏、财报不规范、经营数据不完整等因素,银行更愿意对像中科大旗这样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提供帮助。酒类垂直电商1919董秘晋青海深有同感。因为1919也是从小微企业成长起来,对整个的产业链上面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非常理解。“银行也希望为有真实交易背景的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但是苦于几点:第一,银行的风控管理体制;第二、银行的服务效率;第三、银行的管理要求。这几点导致很多小微企业很难满足银行的要求。”但是银行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蚂蚁金服区块链专家郑浩表示,流动资金贷款对于银行,风险等级很高,而供应链金融相比流动资金贷款,增加了贸易背景(比如中科大旗等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流水)进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掌握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来判断这些贷款是否能收回。通过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比如中科大旗)的征信被释放出来,匀给这个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只要这些“配套”的中小企业有真实的订单,有应收应付的款项,就能证明它们的信用等级,核心企业可以为它们授信,当核心企业也流转不开时,银行还可以发放贷款。当然,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仍然还未建立。虽然供应链融资能有效规避单一企业的信用风险,但却不能完全消除信用风险。而区块链的出现,正是解决“信任”问题最好的办法之一。供应链金融+区块链,为这些多方参与者提供了更安全、透明的解决方案,给人们留下的“空间”似乎变得更大。03“双链通”模式下的小微企业蚂蚁金服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9年8月,蚂蚁金服和成都银行合作,用区块链技术改造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开创了“双链通”模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协作网络——蚂蚁区块链“双链通”全面升级开放,这一模式已在成都率先跑通。在“双链通”的创新模式下,核心企业“上链”后,买方的真实交易背景连同付款承诺生成一笔笔应收凭证,由卖方认领后,成为了可流转、可融资的资产。银行通览供应链上的信息,知道订单最终供应到哪家大型企业的产品线,知道借的钱将流向主营业务的正常供给,也知道你有偿还能力。贷款风险变得更加可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就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目前,已有超过3万家企业在这个平台上获得融资服务。简单解释一下蚂蚁金服的“双链通”模式:链路上核心企业产生的付款,由核心企业来签发付款凭证,如果小微企业手里有付款凭证,就可以向“链上”的合作银行在线申请贷款。而且,小微企业不需要跑柜台去完成各种手续,而是全部线上化,最快可以达到秒级放款。这些小微经营者,只要根据双链通的产品要求注册“上链”后,拿着核心企业的凭证就可以在授信额度内找银行贴现。与此同时,贴现也非常灵活。梁蓉说到,“如果凭证的面值是100块钱,但是他只需要用一块钱,也完全没问题。所以,对小微经营者的金额小但非常高频的需求,能够完美匹配。”中科大旗是“双链通”上的一员。在交易的过程中,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得银行和中科大旗都可以十分明确的掌握旅游景区线上交易的一些情况和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