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行强势关注小微市场 小银行进一步下沉“基层”拓展客户
不少国有大行通过提高信贷额度、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率、提高贷款审核效率等方式,着实从区域银行尤其是农商行等银行手中“拐走”了大量客户。
中小银行不得不进一步下沉到“基层”市场拓展客户。目前不少区域银行除了投入大量人力进行调查走访这一传统“扫街”方式外,还通过与政府部门、三农企业合作,拓展三农等乡镇经济主体。
疫情发生以来,在支持复工复产的政策倡导下,国有大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但在大行发挥“头雁效应”的同时,中小银行也面临优质贷款客户被“掐尖”的新问题。随着区域市场竞争加大,中小银行不管是主动应变还是被动接招,都不得不进一步下沉到“基层”市场拓展客户。
“中小银行业务受大行挤压的现象一直存在,但今年更明显。国有大行在政策倡导下,积极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放在小微客户身上。刚开始,我们以为国有大行无非是‘来去一阵风’,但实际上,一些国有大行已明显通过各方面调整,把关注点放在小微客户身上。”华东地区一家农商行的县域业务相关负责人回顾今年的变化时感慨道。
“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以及“首贷率”等政策指标,一直考验着银行的下沉能力,也推动国有大行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支持。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不少国有大行通过提高信贷额度、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率、提高贷款审核效率等方式,着实从区域银行尤其是农商行等银行手中“拐走”了大量客户。
浙江省台州市金融学会近期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通过汇总28个样本县市不同类型银行小微贷款较年初的增长情况,发现村镇银行增速最慢,仅为0.55%,说明国有大行的小微信贷政策“掐尖效应”对村镇银行影响最为明显,其余依次为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
随着国有大行在小微信贷市场占比大幅提升,也倒逼中小银行进一步下沉市场。
“在小微客户的争夺上,我们当然很有压力,但也有空间。以我们当地为例,这个县域内驻扎着十几家金融机构,虽然大项目我们参与不进去,但在乡镇地区仍然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可以挖掘,不过需要时间去发展新客户。”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一线看,农商行由于决策链条短,效率相对高一些,决策机制比较灵活,整体看,在审贷效率方面比国有大行有优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下沉市场的方向,目前不少区域银行除了投入大量人力进行调查走访这一传统“扫街”方式外,还通过与政府部门、三农企业合作,拓展三农等乡镇经济主体。例如,与当地农业局等政府部门合作,实现畜牧“活体”抵押担保,并搜集、规整辖内养殖户的数量、养殖规模和信贷需求等数据,形成相对标准化的申请、审核流程,以支持区域养殖业发展。
“政府会引导当地的农商行、村镇银行去支持三农,比如开发生猪养殖贷款产品等。同时,人民银行也会提供一些扶贫再贷款工具,降低我们的资金成本,支持服务三农。”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低成本资金传导到客户端,三农客户的经营性贷款利率反而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