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与资金融通至关重要
近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已经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日益广泛的响应和支持,目前正是深入推进的关键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提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安全保障,促进共同发展,应继续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来健全多元化金融合作和投融资体系。
而金融合作与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海外机构布局和业务不断的优化和拓展,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很好的金融支持和保障。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合作、资金融通,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的冲击。这些影响一是表现在境外项目还款压力增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提出缓债、免债诉求。与此同时,就是资本市场波动加剧,欧美主要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市场和资金融通造成很大的冲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严重贬值,国际贸易投资活动明显收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外资流入减缓,资金供应受到影响。此时,“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与资金融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务院参事、“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研究院顾问委员会顾问、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在参加2020“一带一路”金融合作论坛时表示,中国金融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的重要进展,这为下一步深化“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稳定的合作基础与项目的积累,可依托现有框架进一步优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债权布局。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和“一带一路”国家已经基本建立了互信、互利、共同发展这样一种基础,所以为下一步合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王兆星说。
就后疫情时期推进“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与资金融通王兆星也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严控投资风险,做好境外投资风险的管控;其次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中资银行、保险机构优化“一带一路”的网络布局,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强同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的全方位合作;同时相关金融机构应该密切跟踪全球疫情形势,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精准金融服务,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协助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此外,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一步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总的方向和目标,人民币的区域化是国际化重要的推手,推动人民币为中心的区域化的新格局;最后,注重统筹海外的金融管理、债权管理,来进一步优化我国债权的海外布局,加强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地形成合力,共同保障“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