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专项债成“补血”新途径:释放中小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
7月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公告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着眼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会议指出,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
今年以来,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备受关注。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是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方式的重要创新,将有助于中小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对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将以何种方式为中小银行“补血”,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通过专项债资金购买中小银行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券如可转债之外,下一步还可以探索通过国资平台或者直接注资的方式,直接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增强中小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我国中小银行数量超过4000家,资产总额约占到整个银行体系的1/4,基于“小对小”的天然对接优势,中小银行是服务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重要力量。虽然中小银行发展能力总体较好、风险可控,但受疫情影响,近段时间以来中小银行在放贷能力、资本消耗等方面压力加大。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6.14%和13.44%,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5%和12.81%,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中小银行面临着较为突出的资本金不足问题,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相对较少,政府对中小银行资本金补充高度重视,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不仅有利于中小银行发展,也有利于中小银行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
董希淼表示,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有助于中小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有助于中小银行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与IPO、永续债、优先股等市场化再融资渠道有何不同?
“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注入好处在于能够针对一些特定机构,推动其改革,化解和处置一些存量风险。”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分析称。
曾刚认为,这种方式可以把改革和资本补充融为一体,促进中小银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比如城商行层面上可有些合并重组、农商行层面上可以推动省联社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农商行活力等。从长期看,能化解处置一些风险,帮助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拓展已有的市场化融资渠道,让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机制更加完善。”
具体注资方式引关注
据了解,地方政府专项债于2015年首度发行,当年发行1000亿元。2016年、2017年,其发行量分别扩张到4000亿元、8000亿元,2018年首度超过1万亿元,2019年扩大到2.15万亿元,今年则扩大到3.75万亿元。专项债将以何种方式注入中小银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地方专项债或以直接注资、持有股份、购买银行二级资本债等方式,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
“在具体操作上,可能是地方政府发债融资,之后通过财政注资的方式来实现。”娄飞鹏认为。
一位资深研究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一些地方政府本身以财政局、国资委及国有企业的方式持有中小银行股权,因此发行专项债后可通过原有股东注资中小银行,一是符合银保监会关于股东资质的要求,二是这个链条运作相对比较成熟。
此外,业内专家称,还可以通过认购中小银行发行的资本补充工具的方式为其补充资本。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后,以发债资金向中小银行认购新发行的可转债、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支持中小银行资本补充。
对于哪些银行可获得资本补充,国常会提出,将优先支持具备可持续市场化经营能力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
“专项债资金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应坚持‘救急不救穷’原则,优先选择经营规范、发展较好的中小银行。同时,要落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探索建立专项债资金补充资本的退出机制。”董希淼表示。
曾刚预计,在实践过程中补充机制选择方案时,不同省份的银行、相同省份不同类型的机构也会选择不同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可能还是“一行一策”“一事一议”,根据银行实际情况选择具体方案。
深化中小银行改革是根本
值得关注的是,积极推动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中小银行改革,实现其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作用。
为此,国常会强调,将中小银行完善治理、健全内控机制等作为支持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条件。
“下一步应加快建立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引导中小银行进一步完善风控和公司治理,促其回归服务中小微实体本源。”董希淼认为。
在构建资本补充长效机制方面,董希淼建议,一方面,坚持内外源相结合进行资本补充。内源性资本补充主要依靠提升盈利能力,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并适当控制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外源性资本补充需要从审慎角度出发,统筹运用境内外各类资本工具适当补充,比如优先支持中小银行公开上市,适时通过优先股、永续债、可转债等资本工具补充资本。另一方面,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统筹配合,继续加强对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支持力度,并引入更多的资金进入中小银行资本债券发行市场。
“从长远看,应建立更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更好地控制风险并提升资本集约化发展水平,让同样的资本金可以支撑更多的风险资产,推动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业务发展良性循环。”曾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