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社融温和增长,信贷扩张显现寻顶迹象
12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11月金融数据,广义货币M2增速、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较此前保持温和、稳定的增长。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这体现出目前货币市场流动性保持平稳的态势,信贷增长整体温和,不过信贷扩张也显现寻顶的迹象。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新增信贷基本与预期相符,体现了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信贷逐渐趋向紧平衡,但结构优化仍然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信贷扩张有寻顶迹象
最新数据显示,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5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1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亿元;11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6.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信贷增长整体温和。首先,M2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速,“意味着整个货币流动性还是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对记者表示。值得注意的是,M1增速继续回升,M1代表着企业的活期存款,说明经济进一步趋于活跃。预计12月到明年年初,M1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
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基本符合了市场预期。从结构上来看,11月中长期贷款增10936亿元,同比多增2041亿元: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5049亿元,同比多增360亿元;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在11月增5887亿元,同比多增1681亿元。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信用扩张有寻顶迹象。11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量继续减少,或与去年同期较高的商品住宅销售基数相关;从商品房销售高频数据看,当前房屋销售仍在改善,预计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继续温和增长。
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仍有多增,但同比增量也在下滑。明明解释原因称,一是产能利用率仍处高位,资本性开支相关融资需求仍存;二是近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有所上行,信贷条件有收紧迹象,令信贷改善幅度下滑;三是11月并非政府性基金支出大月,基建投资带动的信贷或减少;四是银行在负债端来源相对受限的情况下更倾向投放中长期信贷。
政府债是社融增长支点
11月社融数据显示,基本延续了此前两个月稳步增长的态势,政府债券成为社融增长的支点。
11月,社融增量为2.13万亿元,同比多增1406亿元;社融同比增速13.6%,增速较上月降0.1个百分点。对实体人民币贷款增量1.53万亿元,同比多增1676亿元。
不过,受到近期信用债违约频发的影响,11月新增企业债券净融资862亿元,同比少2468亿元。连平对记者表示,这种状态后续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债市局面得到控制,明年情况会有所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11月政府债券增4000亿元,同比多增2284亿元,“财政融资是11月社融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预计12月财政融资仍将是社融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明明表示。
表外融资总规模继续压降。具体来看,委托贷款降31亿元,同比少减928亿元;信托贷款减1387亿元,同比多减714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626亿元,同比少增1196亿元。11月表外融资增量同比多减982亿元。
明明表示,11月表外融资总规模基本不变,委托贷款的持续好转或与企业流动性储备增加提振委托贷款供给相关;近期信托行业相关监管行动不断,预计信托贷款压降趋势维持;票据贴入需求的增长或是未贴现承兑汇票同比少增的原因。
通过金融数据来看货币政策,连平认为,至少到明年年初,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都不会再有大动作,比如调整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年底市场流动性可能会出现一些阶段性的变化,央行主要还是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保持流动性的平衡,做到既不让市场缺钱,又不让钱溢出来。
温彬表示,近期信用债违约事件对市场形成了一定冲击,流动性分层导致信用资质较弱的民营企业、中小金融机构压力有所增加。而临近年末,市场资金需求较为旺盛,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加大逆回购和MLF操作力度,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跨年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