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协同带动基建物流或开启加速模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这是继今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使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高层再次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意味着相关建设即将进入落地加速阶段。那么,川企怎么抓住其中的投资机会?为此,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基建:切入点在产业新区
唱好“双城记”,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建设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这是《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
“川渝两省市应以‘一带一路’为引领,联通陆海新通道,夯实内外循环的物理支撑。”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CEO、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表示,成渝地区之间大大小小的新区就是最好的切入点,因为新区将汇聚大量的企业,而且按照产城一体的新区发展思路,今后这些新区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因此,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必须的事情。
对于上述说法,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感同身受,如果水电气、道路交通方面不配套,企业是不愿来的。而且基建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
随着成渝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川内企业面临更多的投资机会。方正证券(601901,诊股)研报“点将”川内上市公司,认为四川路桥(600039,诊股)、成都路桥(002628,诊股)、四川成渝(601107,诊股)、四川双马(000935,诊股)和四川金顶(600678,诊股)等有上涨空间。而非上市的基建类公司如四川华西集团、成都建工集团等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物流:内联与外畅结合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宾表示,《规划纲要》的实施,将给成渝地区的物流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戴宾提出了“内联”与“外畅”的发展策略。“内联”就是要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成渝两市之间、两市至区域内主要城市之间、成都都市圈内的3个“1小时交通圈”。其中,成渝中线高铁力争今年开工建设,设计时速有望达到350-400公里,将成西部地区最快的一条高铁,成渝两地将实现真正的一小时内直达。
“外畅”,就是着力构建“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运输通道格局。四川将加快建设成自宜高铁、成兰铁路、西成铁路、叙毕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开工建设成达万高铁,积极推进渝西高铁、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前期工作,启动广巴、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
四川长虹(600839,诊股)相关人士表示,公司产品销售对物流业的依存度较高,“内联”和“外畅”以及成渝地区口岸和物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发展物流,同样使四川物流、宏图物流等非上市公司迎来发展机遇。
产业:注重优势和特色
《规划纲要》要求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600405,诊股)。
“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最终目标。”看了《规划纲要》的四川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正模表示,除了重庆、成都自身的发展外,《规划纲要》还要求带动成渝地区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形态各不相同。比如,成都成都东部新区应该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发展临空经济为主;而宜宾三江新区将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医疗健康等四大先进制造业,以及数字经济、枢纽经济、平台、休闲经济等现代服务业。
在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方面,双方将携手建设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支持四川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共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
无论是在四川天府新区,还是在重庆两江新区,都有一大波投资机会来临。而且都可以分享改革创新红利。目前天府新区与两江新区正式启动证照异地互办互发,今后两个国家级新区之间开办企业可互相异地发放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