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内容

数字服务贸易驶入快车道,“红人”成为新崛起的隐形势力

2020-09-17 09:31 浏览:460

2020年9月的第一周,随着北京地区宣布建立“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数字)服务贸易成为新的经济热点,甚至有带动中国经济光谱挪移之势头初现。

数字服务贸易驶入快车道

据了解,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数字服务贸易驶入快车道的同时,“红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隐形势力,与之相关的市场规模已经是千亿量级。

什么是服务贸易?

平时若对财经新闻有所关注的你,就会知道中国每年向全球服贸市场提供上亿人次的出境旅游、上百万人次的出国留学和游学、跨境商务活动、出国医疗和整形外科的需求、跨国会展,甚至家政服务的输入和医疗护理等劳动力的输出......

与货物贸易不同的是,前者交易的是实体产品,服务贸易交易的则是无形服务,包括金融、教育、娱乐、文体、商务、医疗等领域。

服务贸易一般比货物贸易“含金量”高,知识产权交易属于服务贸易,金融服务属于服务贸易,“红人”商业服务也属于服务贸易。

什么是数字服务贸易?

Facebook、Google、微软,或者是迪士尼和Netflix,这都是国际化的互联网公司,他们卖了什么实体产品?没有。这些新经济公司,在全球很多地方卖的是高附加值的服务或解决方案。

抖音,国内叫抖音,国外叫TikTok,这是人工智能驱动的,代表了一流技术,没有输出任何实体产品,但是输出了文化、娱乐或者信息流转效率,然后实现国际化。这是正在发生的一个典型的数字服务贸易案例。

上海一家企业做的一款游戏在菲律宾非常火,老少皆宜。当地要搞东盟地区的电竞运动会,选择的就是这款游戏。

红人电商也成为近年数字服贸的新亮点,业内甚至有一个普遍观点:一个传统企业一年要做10亿元销售额,至少需要1000名员工;一个互联网公司一年要做10亿元销售额,至少需要100名员工;一个头部位置的红人IP一年要做10亿元销售额,只需要10名客服。

这就是数字服务贸易的好,轻资产,数据驱动,增长的空间无限大。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 Uber 没有一辆出租车,全球最热门的媒体所有者 Facebook 没有一个内容制作人,全球最大的住宿服务提供商 Airbnb 没有任何房产,全球领先的红人新经济公司天下秀(600556.SH)却没有一个红人,全球市值最高的零售商阿里巴巴没有一件商品库存。

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已经覆盖极其广泛,但在国民经济的占比依然明显偏低。中国目前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只有5%,远远低于美国的17%、德国的18%,甚至低于印度的12%。这都不是坏事,这恰恰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动能,也是推进“双循环”的一个重要砝码。

方差收窄:服务业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可以“重做一遍”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国内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51.6%,最近5年,这一比例逐年上升,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一致性预期之下,在不久的时间内便会超过60%甚至70%。在这一占比提升的过程中,或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量。

中国服务业的未来增长空间在哪里?其中一个正确的方向是,方差收窄。

“方差”是一个统计学概念,用来衡量一个样本和全体样本平均值的差距。对应到服务业中,方差越小,即服务水平越稳定、越标准化。

方差收窄有什么好处?

同样是做餐饮,麦当劳和肯德基从食料、食材到食品、店面、品牌标签全是标准化的,英国伦敦的店、湖北武汉的店、泰国曼谷的店、日本神户的店,几乎没有差别(即方差极小)。

因为服务品质的确定性特别高,美国餐饮企业可以向全世界大量输出美式餐饮服务模式,不断自我复制,全球开几万家店,中餐就不行,完全依靠老板和厨师的个人能力,服务品质不稳定、不标准,服务模式难以自我复制和广域输出。

为什么星巴克一个连锁咖啡店、85度C一个连锁面包店,要自建中央厨房?因为这能使咖啡、甜点、面包的口味保持高度一致,用户体验的方差最小。

星巴克的开店策略是非常激进的,通常是用大量的商店侵略性地覆盖一个地区。星巴克可以这样做,就是因为管理“方差”的能力特别强。

国内主流服务行业已经有共识:服务行业的本质就是管理好“方差”,输出确定性用户体验。

不过,国内服务行业的“方差”仍然较大。

比如房产中介服务,一个线上商机转化成为线下交易的比例有时是1/2500,有时是1/2000,如果一个经纪人一年成交3笔交易,意味着他需要处理6000个-7500个商机,一个商机花半小时,那么,全年就很难有休息时间了。

比如,国内的家政服务很多没有被品牌化和连锁化,非常分散。光北京就有超过一万个家政公司,而且,绝大部分服务业也没有同互联网结合。品牌化、连锁化、互联网化,就是将服务品质的方差进行收窄。

这里重点探讨红人新经济下的直播带货,哪怕是很多头部红人带货成绩也不稳定,有时带货业绩惊人,有时业绩“难以启齿”,粉丝流量难以稳定转化成为产品销售业绩。

这种现状的背后原因,是过去30年中国迅速从农业社会跨过了工业社会,跨入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基础设施条件仍需不断构建完备。所以,国内一些头部公司正在加紧构建基础设施,比如阿里巴巴的云计算设施,天下秀的红人大数据设施。

确定性:数字服务贸易的核心价值

政府相关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服务业在GDP里的占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会丢掉0.3个百分点的劳动生产率。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工业,长期下去肯定会是一个问题。

什么叫“劳动生产率”?简而言之,就是单位时间之内创造的经济价值。

比如,你在网上开店,你的产品很好,但是一天没多少成交量,因为用户看不见你。这就是劳动生产率不行。

你要提高效率,不是一定要用特别炫酷的AI系统、区块链技术,有了这些技术也没用,因为根本不是帮你找用户的。

现今,你要创业,最好先做红人。因为每一个好的广告位,每一个流量的洼地,都已经被大公司占领了,你根本没有切入点,没有任何胜算。你只有先做红人,与用户的兴趣点、关切点绑定,成为你私人的社交资产,你才能提高经济效率。

目前,红人新经济(包括红人广告营销、红人直播带货、红人新消费品牌)成为驱动内需消费市场的一个新变量。红人商业确实可以极大释放消费品牌的营销效率,这个市场已经有数千亿元规模。但真正创造、享受这个红利的,终究只是少数。

为什么大规模的数字化可以提升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因为确定性,即方差收窄。

比如,天下秀在已经成为红人新经济一大流量中心的情况下,仍然不断向上游拓展,包括5G时代的内容创新、面向未来的红人职业体系、精致的Z时代生活社区等等,专注提供更加颗粒化、细腻的沟通工具,加速上下游的融合与自循环,进而驱动整个红人新经济生态的转动。

传统服务行业的价值逻辑,是一切产生于交换。企业产出服务产品,然后设法传递给顾客。而数字服务贸易的逻辑是将用户纳入价值体系,价值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服务的过程中与商家一起创造出来的。消费品牌、红人主播、消费者用户,共同存在于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在交流、互动中准确传达需求,甚至透过大数据分析,这个生态系统可以比消费者自己更懂得他们的潜在需求。

例如,天下秀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大数据服务中心,通过持续的创新迭代,使红人商业服务(广告、带货、网生品牌)更具有确定性、更小的方差,红人大数据分析的核心价值在于精准商业,精准商业的最大意义就是确定性,这也是数字服务贸易得以蓬勃发展背后的真正原因。

以“红人”为流量入口推进服贸创新迭代

时至今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已经迎来了两个十分难得的驱动因素:

一是国内消费市场的结构特别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

2019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中国的总额是41万多亿元人民币,和美国差了大约4%,我们能够长期保持(或者接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增速大大超过美国,大概再有几年就追上了,可能2021年前后,中国就会成为世界最大单一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场。

过去,国内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是不消费服务的,而现在80后、90后的年轻人开始大规模消费服务。城市消费的每100块钱有70多块钱或者更多是年轻人花出去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改变。

今天的年轻人属于“白马用户”,只要喜欢,就不会嫌东西贵,而且吃喝玩乐,要自己来带节奏。这样的用户很快会成为“消费升级主力”,经济周期对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完全不构成干扰。因此,他们成为商业创新的最大驱动力。

这也是为什么抖音在国内年轻群体中有了热度以后,TikTok迅速风靡全世界,成为数字服务出口的经典案例,因为年轻人最懂年轻人,这个“最懂”是无国界的。

二是“宅经济”和数字化双轮驱动服贸创新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的数据显示,世界最大的70家数字平台中,中国占22%,仅次于美国。

疫情全球流行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跨境电商、共享平台、协同办公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观国内,经济平稳复苏,新型“宅经济”持续发力、消费方式迅速转变、到家服务升级势头不减……

在“宅经济”、数字化双轮驱动的大背景下,红人新经济成了服贸创新的一大亮点。直播电商形式不仅仅让生产商家跟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直播还让消费者克服了在线上购买某些产品的障碍,比如说,珍珠、玉石等高级珠宝,阿根廷龙虾这样的活海鲜。过去,这些品类可能因为比较贵,消费者不爱在线上买,但如今通过直播,这种抵触情绪被打消了。

另外,直播电商、红人新基建的持续迭代升级,大大提升了服务输出的稳定性、可靠性,拓宽了能拿到线上销售的消费品类。

消费市场也在围绕红人新经济的生态演进实现创新进化:第一次升级是重塑交易场,即线上线下融合,满足消费者双线消费需求;第二次升级是重塑辐射带,即围绕着一个商圈及其覆盖的消费者提供服务;第三次升级是重塑(社交)消费圈,即围绕着消费者的服务与社交互动叠加,以“红人”为流量入口,形成消费者与品牌的深度交互。

新型消费服务模式的升级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的支撑,消费品牌将围绕着“红人”和消费品牌的能力系统化、平台化,赋能给消费品牌,尤其是中小企业,使之数字化服务能力快速超越基准线,以服务体验的方差收窄带来显著的销售提升,重塑业态结构与商业生态。

过去15年,中国从世界进口的服务累计达到4.5万亿美元,拉动了全球服务进口增长了10.4个百分点。其实,这当中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供给不足所致。国内服务业的最大努力方向,就是控制好服务的方差,方差越小,服务质量越可预期,服务模式的可复制性越强,品牌化、连锁化便会随之得到快速提升。

数字服务贸易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必将带来中国经济光谱的挪移,这当中的投资机会及发展机会,其潜力和前景是不可估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