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再现“量价齐跌”,理财净值化转型行至中局
资管新规过渡期间,银行理财的日子不太好过。今年以来,受理财产品持续整改、收益率走低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理财发行量出现明显缩水,尤其是近期,发行更是进入疲软期。
据普益标准统计,8月,309家银行共发行了6593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减少15家,产品发行量减少422款;与此同时,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接连创下新低,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5%,较上期下降0.03个百分点。
不过,同期,银行开放式产品新发增多,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是银行理财发行量缩水的主要原因,即受理财产品转型影响,银行倾向发行开放式产品,而这类产品对银行自身的能力要求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资源分配,进而影响整体产品发行量。
还有银行业资深从业者对记者表示,理财产品发行量的走低也与市场行情相关,近期“股债跷跷板”再现,理财收益率出现波动,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如以往,造成市场资金转移,从而使供给端有所弱化。
发行疲软,量价齐跌
银行理财高歌猛进的盛景不再。随着资管新规加速落地,打破刚兑稳步推进,“规模至上”不再是银行的首要追求。“今年的一大任务是稳步压降老产品,加速丰富新产品的布局,推进净值化转型。”某城商行资产管理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说。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出现明显下滑。普益标准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全市场共发行理财产品53632只,同比下降23.96%。其中,8月共309家银行发行了6593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减少15家,产品发行量减少422款。
分银行类型来看,城商行发行数量占比最多,8月发行理财产品2648只,占比40.16%;农村金融机构发行数量次之,8月发行1508只,占比22.87%;相较之下,股份制银行新发产品数量较少,8月仅发行971只,占比为14.73%。这从侧面显示了区域性银行在理财产品发行方面的积极性,尽管这类银行在存续产品规模上占比不高。
(图片来源:普益标准)
环比来看,8月,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下降幅度最大,减少了194只,占比46%左右;其次是国有银行,减少了98只,占比约23%;城商行发行数量环比下降最少,仅减少48只,占比约11.37%。
对于银行理财发行量缩水,普益标准研究员杨超分析称,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开放式产品新发增多。相对于今年银行总体理财产品发行量较低,开放式理财产品发行量持续走高,8月共发行335只开放式产品,较上月增加2只,较年初增加152只。
“开放式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增多,为银行理财的整体规模扩大贡献良多,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理财产品的新发数量。”杨超说,开放式理财产品尤其是定开类产品对银行自身的系统、产品流动性管理、会计记账管理等要求较高,若开放式产品发行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银行资源分配,从而减少新发产品总体数量。
上述城商行资产管理部相关人士还告诉记者,近期股债行情分化对银行理财资金也带来了分流的作用,进一步抑制了产品发行。在资金面边际收紧的背景下,近来债市表现较为疲弱,二级市场长端利率持续上行,收益率曲线表现“熊平”,这使以“固收+”投资为主的银行理财收益率优势减弱,理财收益出现明显波动,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如以往。
普益标准统计,8月,占据了理财产品“绝对比重”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5%,较上期下降0.03个百分点,创45个月以来最低。另从地域上看,该月有29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和31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均出现环比下降。
在业内人士看来,理财收益率持续下降并不奇怪,一方面,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下,市场资金利率总体呈下行态势;另一方面,受资管新规严监管影响,理财产品以往借助期限错配实现高收益的模式不再,更加考验银行的投研能力。
另外,还需一提的是,杨超称,由收益率下降所造成的资金转移,还可能导致银行理财产品赎回压力增加。
净值化转型加速
银行理财量价齐跌的背后,是净值化转型的稳步推进。从理财产品发行类型上看,当前一个明显趋势是,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不断下降,净值型产品数量占比不断上升。
据普益标准统计,8月各类产品数量占比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53.02%,环比下降4.0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3.82%;封闭式净值型产品发行量占比40.66%,环比上升3.42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1.38%;而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占比较小,但较年初增长幅度较大,增83.89%。
净值化转型力度的加大在上市银行中报中也有体现。近期,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净值型产品占比已超六成,青岛银行净值型产品占比超八成;银行业整体来看,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13.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53%。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分析称,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规模变化较为平稳,但由于基数差异、存量产品结构、整改计划等因素,个体银行间规模变化幅度差异较大。结合银行自身转型需要及政策鼓励态度来看,预测上市银行基本可以在2021年底完成整改任务。
王一峰还提及,“预判下半年资管产品回表将是银行业重点任务之一,此举会增加表内广义信贷额度,并带动表外非信贷类不良资产的消化处置,因此需关注表内拨备资源消耗的问题。”
此外,随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深入,理财产品的权益类投资比重也在逐渐上升,在此背景下,理财收益率波动明显。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加强投资者教育,依然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关键。
上述城商行资管部人士对记者说:“权益类净值型产品本身波动就高,只有投资者的接受度提高了,银行才能更好地布局。”在此过程中,对于银行而言,还需进一步做好客户分层,比如细化调整原有风险提示等级分类,做好风险提示。
目前,已有银行对理财产品风险提示等级进行了调整。如交通银行此前发布公告称,将原有按照预期收益与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的六大类产品,即极低风险、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调整为1R(保守型)、2R(稳健型)、3R(平衡型)、4R(增长型)、5R(进取型)和6R(激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