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畅通保险与大健康产业双循环
近日,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共同举办的“在线大讲堂——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论坛”上,就保险如何与医疗健康产业互相促进这个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提出“优化保险保障内循环,畅通保险与大健康产业双循环”。
周延礼表示,近年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持了年均30%的高速增长,呈现出与医疗、健康管理、养老、护理等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机构融合发展的趋势。总体来看,保险机构已逐步成为健康产业的投资方、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和疾病预防管理的参与方。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业在投资、健康保险服务、健康事业、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还不高,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最近,银保监会发文明确,要大力发展各类健康保险业务,推动保险机构提供覆盖人民群众生命周期、满足不同收入群体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
周延礼指出,保险在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整合健康产业链过程中,可发挥投资、支付和预防的功能。
一是保险是健康产业的重要投资者。根据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发展空间巨大。但大健康产业具有高投入、回收期长和高收益的特征,而现在保险资金平均久期为13年,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已达20.13万亿元(截至2020年6月末),保险资金的周期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等特点,可以有效支撑健康、养老等基础性建设。
近来,银保监会明确提出“引导和支持保险资金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健康、医疗和养老等上下游产业投资和服务力度,允许商业保险机构有序投资设立中西医等医疗机构和康复、照护、医养结合等健康服务机构,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保险资管公司在大类资产配置上的能力与特长,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等政策措施。因此,保险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投资者,将得益于政策红利支持,有市场潜力巨大优势,发展前景可期。
二是商业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要为参保人积累6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
三是保险机构是疾病预防管理的重要推广者。近年来,保险公司通过倡导推行广泛的健康教育、充分的健康检测、有效的健康干预等措施,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周延礼表示,商业健康保险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一环,如果这一环没有连接好,将极大制约保险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严重短板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体系支出中占比偏低;商业健康保险仍面临着谱系狭窄,渗透率低,规模狭小,结构失衡等问题;保险对接大健康产业效率低、成本高,“数据孤岛”问题突出。
在周延礼看来,上海保险交易所将逐步成为优化健康保障内循环、畅通保险与大健康产业双循环的重要载体。上海保险交易所立足保险行业基础设施的定位,借鉴美国健康保险交易所的做法,将建设数字健康保险交易平台作为场内保险交易功能框架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交易所在要素集聚、供需对接、降本增效、价格发现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打通健康产业链条、构建场内健康交易生态圈,提供产品创新、核保核赔、交易结算、健康管理等功能服务,助力推进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人民群众保险获得感、服务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打通循环梗阻,建设大平台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丰富产品种类、完善产品谱系;二是拓展服务链条,链接多方主体建设保险交易生态圈;三是运用金融科技,打造行业性技术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