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为支点,看太平人寿如何聚焦创新驱动
电子投保632万件,“秒赔”移动服务平台处理赔付15亿元……这些数字共同组成了1月末至6月底太平人寿在疫情期间科技应用的“成绩单”。
在今年的这场疫情“黑天鹅”中,科技无疑成为保险公司在线下渠道停摆情况下突围的重要支点,而早就有所准备的险企自然能够脱颖而出。
据了解,2018年底,中国太平就确立了新时代发展战略,其中科技被中国太平视为第一生产力。作为中国太平的旗舰板块,太平人寿已将科技融入到了业务链条的方方面面,从前端的投保、双录,到核保,再到后端的理赔,科技的力量无处不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020年是中国太平的“创新年”,中国太平董事长罗熹在7月16日召开的科技工作会议上表示,要以科技为支点聚焦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和传统业务融合升级发展,打造科技领域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确保集团新时代发展战略行稳致远。在中国太平内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成为了科技赋能的核心思想,而“以客户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标准为抓手,以数据为资源,以系统为支撑”则是五项基本原则。
落地效果如何,可以从中国太平的寿险旗舰板块——太平人寿身上一窥究竟。经过前期的试点探索,太平人寿已涌现出智能双录、智慧营业厅、E掌柜、秒赔等一批科技赋能业务的硕果。
以智能双录为例,业内传统双录在实践中存在录制环节多和耗时长、质量不可控、整改难度大等难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太平人寿自主研发了“智能双录”产品。
据了解,在实现销售行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的基础上,该产品采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思路及多项创新科技技术,可以做到自动播放、智能检测人脸及身份证件等,并进行交叉比对,系统初检双录视频提高一次性通过率,这些智能化的新功能极大提升了代理人及客户体验,将双录的整体流程跃升到新的高度。数据显示,有了“智能双录”之后,太平人寿的双录流程平均通过率达84%,最高峰达95%。
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深化科技应用
满足客户需求,是太平人寿推动科技建设的初衷,也是目标。表现在具体动作上,就是加速对公司前、后台作业系统的升级与整合,确保各项科技创新应用成熟顺畅,提升客户体验。
比如,面对客户希望不出门就能完成保全服务的需求,太平人寿加速“E掌柜”移动保全项目升级,目前已经支持32个保全项目的线上办理,其中24个较常用项目还可通过远程签名的方式进行申请,客户仅需远程验证后签字即可直接办理,真正做到复杂的事情后台做,只把便利留给客户。仅2020年上半年,“E掌柜”保全申请量就超过了22万。
除了在前端服务中直接契合客户需求,后台支持系统的升级也为公司提升经营效率、更好地服务客户提供了保障。“空中职场”、“乐享直播间”等营销辅助平台上半年已支持线上会议近4万场、公益直播60余场;“慧眼”“e太平”等渠道核心入口顺利上线,为众多内外勤的经营展业提供了强力的科技支撑;“太平通宝”、“易享太平”等支持工具深入人心,移动化办公已然成为“新常态”。
疫情期间的科技力量
一场疫情,成为保险业线上服务能力大考。无法出门、不能见面,如何在疫情期间确保客户获得同样优质的服务,保险公司的线上服务能力成为关键因素。
利用“云投保”“移动保全”“秒赔”移动服务平台、太平通APP、网上营业厅、微信公众号等各种科技加持的线上工具,在疫情期间,太平人寿仍然打造了一条顺畅的业务链条。正是以此为基础,太平人寿在疫情期间得以迅速调整应对,加快运营流程再造,优化服务资源平台,进一步提升线上服务能力,实现疫情期间的保障不停、服务不断。
数据显示,本年度1月末至6月底期间,太平人寿“云投保”完成电子投保630余万件,电子回访140余万件;“秒赔”移动服务平台处理理赔19万件,支付理赔金达15亿元;在线办理保全服务482.1万人次,平均处理时长仅需半分钟。
在疫情期间的“不掉链子”也使得太平人寿在今年上半年获得了难能可贵的保费正增长。
7月11日,中国太平首届“吉象节·太平客户节”正式开幕,太平人寿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围绕“关爱万家”“智享万家”“悦动万家”三大主题板块,开展丰富多彩的客户服务活动。这届客户节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太平“以客户为中心”的科技赋能核心思想,专门开设了24小时线上主会场,与各类线下活动呼应互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科技,正在成为太平人寿服务客户、创新驱动的核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