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凤凰行动”进入收官之年:境内上市公司512家全国第二
nerror="this.onerror=''; this.src='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images\/nopic.jpg'" />
疏忽一晃3年之约已到,浙江“凤凰行动”计划进入收官总结之年。
2017年10月,浙江省政府发布了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的“凤凰行动”计划,到2020年,在境内外上市的浙江企业争取达到70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300家,实现数量倍增。
12月22日在杭州召开的第三届浙江“凤凰行动”论坛暨浙商2021资本市场峰会上,这一成绩单被揭晓。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屹提到,截至2020年11月末,浙江全省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641家,总市值13.1万亿元;其中境内上市公司507家,居全国第二;主板243家,中小板143家,创业板105家,科创板16家,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位。浙江新三板挂牌企业724家,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位。
根据浙江证监局公司监管处处长娄丽忠提供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0年12月21日,浙江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512家,全国排名第二。
“‘凤凰行动’旨在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产业‘腾鸟换鸟’‘凤凰涅磐’,培育更多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全面振兴浙江实体经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浙商证券董事长吴承根表示。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浙江经济基础好,民营经济发达,传统产业制造业基础扎实、数字经济新经济也在全国领先,因此产业结构合理。“这些都为浙江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基本面。”
六成上市公司属高新科技企业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屹提到,从行业分布看,浙江的上市公司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布局。根据统计,2017年以来,浙江全省新增股份有限公司超7000家,八大万亿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占比70%以上。尤其自去年科创板创设以来,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物联网、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备受青睐,浙江现有上市公司当中有60%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区域分布看,浙江全省85%的县市区拥有上市公司。
2017年至2020年11月末,浙江全省境内上市公司及控股公司实施了1017次的并购,交易金额达到了3726亿元,获取核心资产关键技术、高端品牌等要素和实现技术产业升级成为并购重组的主要趋势。
除了“凤凰行动”,浙江还推出“雏鹰行动”,增强上市后备力量。高屹说,浙江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则,自下而上建立省市县三级共1000多家重点拟上市清单,目前已申报在审企业100家,拟审核或者注册生效待发行的企业30家,在浙江证监局辅导的企业223家。
高屹还特别提到,在证监会的支持下,浙江大力推进全国首个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创新试点,建立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普惠服务体系,规范培育治理体系,发挥其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推动专精特新、雏鹰行动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域股权市场的挂牌。
作为“凤凰行动”计划实施的主力军,浙商证券(601878)深有感触。其董事长吴承根表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转型加速,资本与科技融合成为常态。“自‘凤凰行动’实施4年来,我们共协助浙江省内企业实行股债融资超200单,融资规模超1500亿,其中2020年到目前为止,协助浙江省内企业股债融资106单,融资规模774亿元。”吴承根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风险类上市公司59家
“截止到12月21日,浙江省有境内上市公司512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2019年,浙江的上市工业企业以不到1%的数量贡献了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五分之一的主营收入和三分之一的利润总额,有力的支撑了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浙江省有风险类公司59家,还有高比例质押公司36家,仍然存在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的公司分别为9家和16家。”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公司监管处处长娄丽忠表示。
一直以来,浙江的企业高度重视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也为浙江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助力。不管是首批中小板上市公司,还是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首批新三板精选层以及首批创业板的注册制企业,浙江的企业都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毫无疑问,正是浙江企业始终对市场、对政策保有高度的重视和高度的敏感,才能够牢牢的把握住机遇,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资本市场形成了举足轻重、特色鲜明的浙江板块。
娄丽忠表示,正是因为浙江的上市公司多、基数大,出问题的概率也大。而浙江的问题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就全市场来看,很多上市公司同样存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违规担保、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同样也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贯彻落实国务院的14号文来实现。
近年来,由于经济形势和融资环境变化等原因,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的行为死灰复燃,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不少地方基于情况,提出了一些弹性处理的建议。但是,因为缺乏上位法的依据,所以解决起来有难度。
今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国务院14号文),明确了分类处置的原则,“可以说是含金量十足。”娄丽忠说,证监会也根据国务院的意见,下发了专门解决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的专门通知,浙江证监局也下发了相关的通知,并向各地的政府部门通报了政策。“总的思路是,给时间、真整改,以2020年年报披露为限,在此期限内能够自查自纠、有效整改的,依法从轻整理。如果限期没有完成整改,或者新发生占用担保的,将依法严厉追责,涉刑的一律移交。”
上市公司两极分化明显
在论坛当天,还发布了《浙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原浙江省金融办副主任、现任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理事的包纯田对浙江上市公司的质量的解读为“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数据显示,浙江前50强的上市公司,市值占整个浙江A股公司市值的比重越来越高,后50位公司的市值占比不断下降。2016年浙江前50位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比达42.23%;到了2020年,总市值前50位已经达到34800多亿,占比达52.42%。后50位上市公司市值占比从2016年5.32%下降到2020年的1.25%。
在浙江头部的上市公司里,包纯田说,大概有100家企业已经取得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50家左右几乎可以具备与国外同行进行同台竞技的能力。
而对于优质的上市公司来说,研发的投入跟固定资产投资密度几乎超出想象。根据包纯田提供的数据,浙江全省排在前10位的上市公司,2017-2019年平均研发投入分别达到12.8亿元、17.5亿元和20亿元。如海康威视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31亿元,列首位;贝达药业、恒生电子分别以43.4%和40.3%的研发/营收比例列浙江全省第一、第二位。
第二个数据是排名前50位公司,2017-2019年平均研发投入分别为5亿元、6.6亿元和7.9亿元。研发强度达到10%以上的公司一共有15家,占了前50的接近三分之一。
2017年10月9日在全省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浙江省金融办发布《浙江省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争取到2020年浙江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70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达到300家,实现上市公司数量倍增;“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200家,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5000家;股份公司达到8000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累计达到2万亿元,全省直接融资占比35%以上,股权与债权融资均衡发展,融资结构不断优化;获得资本市场服务的企业占全省规上企业数的12%以上。
杨轶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浙商群体资本意识比较强,善于利用资本工具,浙江企业家有良好的金融意识和传统(民国近代银行业开创性人物即以浙商为主),浙商既重视实业,也重视证券市场等资本领域,产业资本和金融工具的结合比较好。在推行“凤凰行动”后,地方政府也特别重视,从政策优惠、政府服务、资源配套等多方面,全过程助推民营企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