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IPO筹资额增长27%:上交所IPO数量全球第一,科创板超越主板
nerror="this.onerror=''; this.src='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images\/nopic.jpg'" />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其持续时间和影响深度远超预期,尽管如此,全球IPO活动依旧表现亮眼。
12月21日,安永发布了《中国内地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IPO活动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预计有1338家企业在全球上市,同比上升17%;筹资额上升27%,预计为2654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表现相当突出,IPO数量和筹资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49%和55%,占全球总量的40%和45%。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但各地的IPO市场仍充满韧性并持续增长;特别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在IPO总数量和集资额方面均表现强劲。在新常态下,企业纷纷抓紧上市机遇,以扩大资本基础并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应对明年仍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市场前景。”安永华明审计服务合伙人刘国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科创板超越主板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报告显示,得益于中国内地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科创板的平稳运行,推动A股IPO筹资额创2010年以来新高且平均筹资额保持高位。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IPO数量全球第一,按筹资额排名,中国企业在全球前十大IPO排名中高居前三甲。
今年10月,国务院提出“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注册制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创业板的上市速度。报告显示,通过注册制发行的IPO项目已经超过审核制,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全年总量的53%和61%。A股市场展现出积极拥抱注册制的态势,注册制下的排队企业占A股全部排队上市企业的76%,新股发行通过率攀升至95%。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今年更超越主板,IPO数量和集资额在A股各板中均列第一。2020年A股前十大IPO共筹资1417亿人民币,同比增加41%,其中有7家来自科创板,共筹资839亿人民币,筹资额占十大的59%。更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成功上市,推动科技、传媒和通信行业列十大IPO募资额首位。
注册制落地后,新股发行采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化询价、定价、配售机制。新股发行进一步市场化,新股上市前五天不设涨跌幅限制。科创板与实施注册制后的创业板首日涨幅均超过100%。科创板平均首日回报率升至187%的峰值,深圳创业板亦升至158%,平均首日回报高于其他板块。
安永华明审计服务合伙人费凡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推行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将带动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同时完善更具包容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关系,有利于助力深化改革A股市场。
“证监会的注册制和退出机制改革对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有助市场实现优胜劣汰。”费凡如是说。
A股市场将持续保持活跃
2020年是当之无愧的IPO大年。
报告显示,2020年A股市场全年预计有395家公司首发上市,由于多家百亿级企业上市以及注册制的实行,今年筹资额达到了人民币4,707亿元,创2010年以来新高,平均筹资额也保持在近年来的高位。与去年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分别增长97%和86%,可见疫情并未影响上市活动。2020年依然是中小型IPO占据主力,超过三成的集资额来自10亿人民币以下的IPO,略高于去年同期。
从行业来看,百亿级IPO助力科技、媒体和通信成为筹资额第一的行业,工业行业位列IPO数量第一。从地区来看,江苏和上海分列IPO数量和筹资额首位,得益于中芯国际的上市,上海新股筹资额名列第一,北京仅次于上海位列第二。
针对2021年A股市场IPO活动的预期,费凡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疫苗问世,宏观政策回归中性的情况下,2021年GDP增速乐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十四五”规划支持直接融资也将利好资本市场和IPO活动。
“我们看到一系列利好因素,如明年注册制有望全面推进,随着进一步强化A股退市机制,上市企业质量提高也将改善A股生态。预计2021年IPO活动依旧保持活跃。从行业分布来看,在排队企业中多家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这两个板块有望成为明年上市的生力军。”费凡表示。
对此,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国内IPO市场的空前热度,主要原因是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及去年的科创板注册制试点延续。2021年有望全面推进注册制,所以IPO市场会延续2020年的势头,甚至上市企业数量会更多,市场选择和淘汰公司会加速,市场会越来越分化,投资者打新也会有风险,要注意挑选标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