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突破1.5万亿市值的中国平安还能买吗?
保险公司三季报正在相继公布,率先公布的是中国平安(60131.SH),很显然它的成绩是极好的,可是说是又一次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10月24日晚间,中国平安公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为8927.51亿元,同比增长18.6%;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040.61亿元,同比增长21.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5.67亿元,同比增长63.2%。
和业绩相对应的是,中国平安今年以来的股价大涨。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截至10月29日,公司股价收盘88.64元,今年以来上涨了61.65%,A股总市值超过1.5万亿,略微领先贵州茅台1.48万亿。很多投资者纷纷惊呼后悔,如此明显的一只白马股,为何没有抓住?
既然错过了,那么现下还是买进的好时机吗?尽管中国平安业绩很好,但是股价已经上涨了六成,未来还有多少上涨的空间呢?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国内A股一大年度难题。
《每日财报》带大家来具体分析一下,投资者可以兼听则明。
1
净利润同比增速创新高
近年来,中国平安业绩一直狂飙突进。
我们可以先看一组最直观的净利润数据。《每日财报》注意到,从2014年到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是393亿、542亿、624亿、891亿元、1074亿元,5年增长了1.7倍。
进入2019年,中国平安这架高速行驶的战车仍然没有减缓的迹象,同比63.2%的净利润增速创同期十年来新高。前三季度1296亿元的净利润相当于日赚4.75亿元。
《每日财报》注意到,中国平安的净利润主要是由保险业务和银行业务贡献。
银行业务的平均增速理论上应该和GPD的名义增速(2018年为9.7%)相当。今年前三个季度,平安银行整体经营稳中趋好,实现营业收入1029.58亿元,同比增长18.8%;净利润为236.21亿元,同比增长15.5%,跑赢了GDP名义增速,从中可以看出平安银行正在走出低谷期,进入高速发展期,未来将有望继续反哺集团。
保险业务方面,根据公开数据,前三季度平安累计寿险保费收入4178.5亿元,距离中国人寿4970亿元的保费越来越近,同比增速9.8%,更是领先其他四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其中国寿微6.1%、太保是5.7%、新华是7.9%以及人保寿险是8.8%。在营运利润上,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为691.04亿元,同比增长30.5%。
产险业务也是有了比较快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968.75亿元,同比增长8.7%;营运利润达142.54亿元,同比增长75.5%;综合成本率为96.2%,持续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中国平安净利润的另一部分来源则是投资收益,前三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4.9%;受资本市场回暖带动投资收益同比增加的影响,年化总投资收益率6.0%,整体表现不错。
2
寿险转型存在压力
当然在一片叫好中,平安寿险也存在转型的压力。
在东兴证券分析师刘嘉伟看来,公司自2019年开门红阶段起即大力推进险种结构的价值转型,将营销资源向高价值产品转移,短期储蓄型产品占比持续下降。在营销策略调整过程中,即使公司拥有整体质量高于同业的代理人队伍,仍不可避免出现销售能力和产品“错配”的问题,代理人短期流失不可避免。
同时,公司严控代理人入口,推行“优才计划”,扩充代理人的节奏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报告期末代理人规模较年初减少12.1%至124.5万人。虽然代理人提质带动人均产能的提升,但新单保费的下滑对NBV增长构成一定压力。
根据财报数据,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率为48.1%,同比提升5.3pct(中期5.7pct);NBV为588亿元,同比+4.5%(中期4.7%), NBV增速逐季回落。
3
信托资产管理业务拖后腿
尽管中国平安在主营业务上都有了高速增长,但是资产管理业务却给平安拖了后腿。
根据三季报,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资产管理业务净利润90.23亿元,同比下降18.9%,主要受其他资产管理业务因投资项目退出规划与节奏不同而出现的利润波动以及部分投资资产计提减值的影响。
根据财报数据,截至2019年9月末,平安信托受托资产管理规模达4697.47亿元,较年初下降12.1%;前三季度信托业务净利润24.27亿元,同比下降4.3%。
在资管新规和衍生的信托新政的持续影响下,可以见预见的是资产管理业务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呈现缩量态势,向主动管理转型产生的阵痛仍然在持续。
4
科技业务持续深化
对比同行,中国平安真金白银投入科技领域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回报。
《每日财报》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科技业务总收入600.4亿元,同比增长33.1%。但是600亿元放在整个总营收来说仅有6.7%的比例,而且从收入到利润的质变还需时日。
从三季报来看,中国平安的科技版图主要集中在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平安智慧城市等板块。
在平安的科技版图中,陆金所是最早贡献盈利的板块。根据财报,陆金所2017年首次实现了盈利,从烧钱进入赚钱期。2018年中国平安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0.06亿,其中利润贡献最大的为金融科技业务,主要是陆金所控股盈利快速增长。
遗憾的是一直在IPO路上的陆金所,因为P2P行业暴雷,公司多只产品也出现了兑付违约等难题,不得不剥离P2P业务转型交易平台。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来临,陆金所再次与上市计划擦肩而过。今年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客户资产规模较年初下降5%至3508.57亿元。最新的消息是,陆金所正在着手申请消费者金融牌照,寻找新的赢利点。
在陆金所上市迟迟未果下,金融壹账通成了平安集团被寄予厚望的板块。壹账通于2015年12月注册成立,为银行、保险、投资等全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智能营销、智能产品、智能风控、智能运营等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今年7月份,有媒体报道,平安集团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壹账通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秘密递交上市申请,此前估值为80亿美元。
平安好医生则在2018年5月份登陆港股,但股价一直处于下跌状态。而与股价不同的是,其公司业务发展还不错。平安好医生9月23日宣布注册用户数已突破3亿,这意味着每三个中国网民就有一位是平安好医生的用户。根据财报数据,2019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的月活达到6270万,上半年日均咨询量超过65万人次,相当于中国近百家三甲医院的日门诊量的总和。但如果谈到业绩的话,今年一季度亏损了2.73亿元,去年上半年亏损了4.69亿元,还处于亏损状态。
所以不论是正在准备IPO的金融壹账通,还是已经港股上市的平安好医生现在都需要为流量变现在打基础。
不过,我们也要承认现阶段这些科技尚不能贡献太多的利润,但“假以时日,公司金融科技板块将从成本端全面转向收入端,无论从业务协同、利润贡献亦或科技赋能、提升整体估值层面都将贡献更高的价值。”东兴证券分析师刘嘉伟如此预测。
综上,瑕不掩瑜,今年平安在寿险业务结构和产品策略等方面坚定转型,前期新业务增长受到了一定影响,代理人也呈现出较大的增长压力,但增长压力在逐季缓解,业绩依然保持稳健,随着转型的推进和消化,多数券商分析师对明年情况保持信心和乐观。华创证券、光大证券、招商证券甚至分别给出了强推、买入、强烈推荐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