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浴火再造 猜不透的盈利与是否烧钱的全球战略
今年高调出击的滴滴出行,鲜花与质疑声此起彼伏,公司宣布核心业务盈利,战略重点逐渐转移到海外。
历经2年的沉默,滴滴出行又频繁站在聚光灯前。
这些出现,大多是公司主动出击,有新战略发布、高管境外专访、人事架构调整。然而,也有些不和谐的声音搅局,如公司牵扯到了一起性侵造假案。
公司总裁柳青,壮志雄心又多愁善感。不平静的2020年,滴滴出行的二次出发,刚刚起步。
整改两年记
6月10日,一起名为“滴滴司机性侵直播”的视频在境外网站传播。次日,微博出现该视频链接,详细播放了整个过程。
这是滴滴出行又一次陷入舆论旋涡中,之后公司紧急报警。最新通报中,公安机关已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所谓直播是嫌疑人在非法平台的色情表演,涉事微博账号也因构成“发布不实信息”,被予以关闭。
真相大白后,柳青连发数条微博,激动之余又感慨万千:后背一凉、滴滴司机这个群体有很多不公平的标签、未来一定会更好。
感慨之余,折射出滴滴出行耗时两年的整改,颇有成效但掣肘犹在。
2018年,公司陷入信任危机。因郑州空姐被害引发的舆论风波,倒逼柳青启动有史以来最大的安全整改。
整改过程是对自我认知的突破,也是对公司盈利的摸索,还是对人性周而复始的洞悉。
七大整改措施,包括增加一键报警功能、安全中心入口、紧急联系人、全程录音功能、扩建客服团队、升级人车检测、司机考核等。
在此之前,公司曾坦言一直寄希望用线上手段、超级算法解决安全问题,但一次次的事件,让其逐渐意识到,若没有事无巨细的线下配合,整改将毫无意义。
虽然突破了自我认知,但柳青也承认无法完全阻挡人性中的恶。6月13日,她回忆性侵直播造假案的感受,坦言每次听到各种真假新闻,会心惊胆战、会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会累觉不爱。
不过,大刀阔斧的整改,令公司车主的增幅规模迅速缩水。
来自第三方机构网约车宝典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网约车司机人数达3809万,滴滴、神州、美团位列前三,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8.4%、9.8%、7.6%。
增幅方面,2018年成了分水岭。此前两年,全国网约车司机规模以超40%增长,风波过后,2019年新增车主仅689万,年增速下降至22%。
对此,记者就整改后的具体车主规模向公司求证,截至6月17日,滴滴出行未予置评。
摸不着头脑的盈利
盈利还是亏损,对滴滴出行来说,是个大问题。
今年3月,公司开启了大规模的舆论造势。从确立“0188”三年目标、上线跑腿业务,到旗下青桔单车超10亿美元融资、广州重启顺风车,一连串消息发布。
最重磅的官宣,是柳青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两次提到,滴滴的核心业务已经盈利。
时间拨回1年半前,当时公司还对外宣称,2017年整体亏损3亿-4亿美元、2018年亏损幅度继续扩大,为109亿元人民币。
滴滴出行的业务版图里,覆盖了出租车、专车、顺风车、代驾等。每个细分领域,盈利能力不尽相同。
其中,顺风车因司机对盈利和补贴的诉求非常低,成为公司最赚钱的业务,被誉为现金奶牛。不过,这种业务的弊端也很明显,其车主审核门槛低,随机性大,最终酿成了郑州空姐惨案。
贝恩咨询2019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只有被下线前的顺风车,已实现单均盈利。惨案发生后,该业务被迫取消、整改,直到去年底,才重新在二线城市试运营。
顺风车是神药,不吃难受,吃下去上头;但蹊跷的是,在顺风车尚未恢复元气时,公司就宣布盈利。其中奥秘,市场摸不着头脑。
对此,记者就盈利问题向公司求证,截至6月17日,滴滴出行未予置评。
唯一能够说通的解释,是美国打车软件Lyft上市时,给出过一个范本。Lyft把盈利模式化为数据模型,表示盈利或亏损处于一个动态区间。简单说,每个月都有盈利的可能,当月盈利不代表下月也会。
对于柳青口中的“盈利”,由于滴滴并没有发布详细财务报告,外界也很难做出判断。
对于真正的资本游戏,柳青在与凯雷投资的大佬访谈时公开表示:有一个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会根据时间表去实施上市事宜。
国际化0188
最令市场瞩目的,是滴滴开启了全球战略。
6月15日,公司宣布调整组织架构。出租车事业部升级,石东海出任该部门总经理,下设运营、技术、产品、战略分析等职能。
石东海原是快的打车技术负责人,与滴滴出行合并后,出任过代驾产品技术负责人。本轮调整后,公司再造的组织架构,逐渐浮出水面。
根据0188计划,公司有网约车、出租车、代驾、顺风车等四大事业部。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事业部代表一个团队,部门总经理直接向CEO汇报。
所谓0188,是指从0开始,三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超8亿。
滴滴出行的构想里,国内市场只提及一处。很明显,“国际化”是柳青从0开始的起点,也是最终目标。如同父亲柳传志当年的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要超越上一辈,征战星辰大海成了必经之路。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把目光重点放在日本、俄罗斯。此前,滴滴出行已经和优步在中国、拉美、澳洲等地区鏖战,除了收购优步中国业务,其他战场胜负难分。
因此,公司全球化的战略做出调整。之前惯用的入股当地公司,共同分羹的谋略,变为寻求他国基金入股做LP,滴滴出行全面掌管业务。
在俄罗斯,公司找到了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DIF)。后者由国家出资设立,地位相当于中国的中投基金。
日本方面,公司与软银合作,业务上线已有两年。为了继续深耕当地,公司甚至推出外卖服务,今年2月在大阪运营,计划覆盖全境。
然而,市场质疑公司仍摆脱不了补贴烧钱的老路,只不过进军国际,是拿中国赚到的钱补贴国外,即中国薅到的羊毛,送给老外薅。
对此,记者就国外市场是否烧钱补贴的问题向公司求证,截至6月17日,滴滴出行未予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