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创新激发石英砂行业新动能 祎禾科技实现逆势高速增长
“成立三年来,公司资产已经增加了三倍,年销售收入增加了几十倍。”作为一家专注于新型硅基材料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祎禾科技的高速增长业绩格外引人瞩目。公司总经理李屹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疫情特殊之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增加生产设备,业绩实现逆势增长,预计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
作为一家成立仅三年的中小企业,祎禾科技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科技创新。”李屹告诉记者,祎禾科技一直坚持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原动力,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还包括企业经营模式、产业业态等多方面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创新的背后离不开企业革旧图新的巨大勇气,以及地方政府力推行业转型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不断加快。祎禾科技所在的沂南县石英砂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硅砂之都”。为调整石英砂产业结构,沂南县近年来下大力气推动石英砂行业转型升级,催生行业新动能。祎禾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基于此背景下诞生的。
2017年,祎禾科技与沂南县签订新型石英材料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沂南县在建设用地、引导基金、人才引进、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祎禾科技充分的支持和保障,企业则将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引入这个革命老区,让石英砂这一传统矿产资源焕发新的生命力。
据李屹介绍,祎禾科技紧扣区域产业政策,累计投入5亿多元,研究高科技、高价值的新型石英材料并实施产业化。2018年,成功完成“新型物理改性胶凝材料”的研发和产品试制。此后,企业不断优化材料性能和体系,扩大产品应用和市场,进一步提升产能。目前,企业产业化项目已初具规模,每年可生产各类产品6万吨。其产品行销全国11个省份,广泛应用于高铁、海工、水利等领域,服务京沪高铁(601816)、胶州湾跨海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和维修。
厚积而薄发。企业迅速转型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坚持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助力。
为解决企业产品研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祎禾科技需要和南开大学合作,引入其先进技术。这一技术在当时受到很多地方和企业的青睐,不乏各种竞争者,甚至包括一些大型国有企业。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祎禾科技整合优质产业化资源,包括土地、矿产原料、资金、厂房、试验场地等,夯实产业化项目的基础,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并先后四次到南开大学拜访,在经过两次现场考察和论证后,南开大学最终决定和祎禾科技合作。
2017年5月,祎禾科技开始进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化。由于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没有经验遵循,过程之难可想而知。企业投入了近两亿元,用了八个月时间,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但关键点始终没有突破,产品性能达不到设计标准。
“我们没有放弃,而是顶住各种压力,加大投入。最终,又用了三个月时间,彻底解决了技术难题,成批次生产的产品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成果转化。”李屹说。
据李屹介绍,如今,祎禾科技已形成以企业为核心,外部研发力量为依托的协同创新科研体系。先后完成了微纳米无机胶凝材料制备技术、高纯石英砂提纯技术、低氯优质海沙淡化技术等一批技术研究成果,多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申报和取得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公开企业标准9项,申请商标47项。
在自主研发方面,祎禾科技已组建多层次、跨学科的60人专业技术团队,其中不乏双博士、博士后,以满足企业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需求。此外,企业还投入了4800万元购置科研仪器,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科研场地,保障研究和实验的开展。
谈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李屹表示,下一步,祎禾科技将充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先进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新动能,聚焦无机材料这一战略性新兴材料,通过增加技术应用方向、丰富产品类型、拓宽下游应用,构建以高纯石英砂及其制品、新型基建材料和优质海砂淡化为核心的新型无机材料现代产业链。通过三年左右的建设,公司有望达到年产各类新型高铁材料20万吨,年加工高纯石英砂300万吨,年制造和输出10套先进海砂淡化设备及配套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年产值预计达50亿元。
与此同时,祎禾科技还将借力资本市场,以高科技的优质产业化项目为重点,着重培植祎禾新材料和祎禾科技等公司为上市公司主体,通过多种渠道推进科创板、中小板以及主板的成功上市。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未来五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成为国内领先的集新型无机材料研发生产、装备制造、技术输出为一体的百亿级创新产业(300832)集群,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李屹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