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股份:引领钢铁行业绿色制造
首钢股份是首钢集团所属的境内唯一上市公司。首钢股份由首钢总公司独家发起募集设立,1999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拥有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控股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等钢铁实体单位,具有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热处理等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其中,电工钢、汽车板、镀锡板、管线钢、家电板等板材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近日,
绿色制造:
促进低碳发展
提起钢铁工厂,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画面是浓烟滚滚的排放和灰蒙蒙呛人的厂区。但是,走进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的厂区,干净的地面、多彩的绿化,加上碧蓝如洗的天空和随处可见的环境监测仪器,让人不禁恍惚,这真的是炼钢厂吗?“这得益于首钢对于环保要求的高标准执行。对于环保,我们是从上到下、全员参与。”刘建辉自豪地说。
近年来,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电力行业,成为工业领域最大的排放源。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行限期达标”等一系列要求。首钢股份超前谋划,2018年初就组织专业团队调研国内外实际排放情况和深度治理技术。为实现全工序超低排放,首钢股份在前期部分排口达到超低排放条件基础上,实施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重点项目70个。首钢股份工作人员介绍,在改造过程中,首钢股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超低排放改造的快速完成。“我们形成以公司领导为核心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组,坚持每周一次的推进会议制度。所有环保治理项目资金需求一律开绿灯。”
在此基础上,首钢股份还根据不同的生产设施和原有治理设施特点,采用不同治理技术。例如原来采用湿法脱硫的烧结机组,直接采用国际先进的逆流式活性炭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实现超低排放;原来采用干法脱硫的机组,采用脱硫剂升级配合SCR脱硝工艺,同样达到超低排放要求。颗粒物治理则大范围使用高效滤筒、超细覆膜针刺毡等先进滤料,实现超低排放……2018年底,首钢股份成为第一家通过唐山市生态环境局超低排放验收的企业。2019年,首钢股份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超低排放评估监测的钢铁企业。2020年,国家生态环境部在发布会上表示,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是世界上首家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的企业,使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成为可能。
首钢股份的超低排放标准,远远高于国内外现行标准。在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首钢股份走出了一条从环保优先到环保领先,再到钢铁绿色制造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刘建辉说:“我们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的基础上,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同时,充分总结自有技术和管理经验,整合优势人力资源,形成技术服务团队,下大力气致力于超低排放改造技术经验推广,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展现国企担当。”
随着国家节能环保等相关政策的实施,新能源汽车、变频家电及新兴领域对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需求呈现高速增长。刘建辉透露,首钢股份提前布局,目前新成立的新能源汽车材料公司正处于工程建设阶段,预计将在2022年6月投产。首钢的无取向电工钢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各类电机,其中最主要的应用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驱动电机及混合动力汽车的发电机。2020年首钢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国内市场占有率20%以上。首钢目前获得了日系、美系、欧系及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电机厂的高度认可,已成功在大众、日产、沃尔沃、西门子、博世、比亚迪、长城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多个项目取得应用,并成为某知名品牌汽车平台(全球最大电动车平台)国内唯一供应商。
精品制造:
促进技术创新
“其实,很多人对钢铁行业是有误解的,钢铁制造早就不是‘傻大黑粗’,钢铁已经不是简单的原材料,一些高端产品中所含元素的分析和控制精度都达到了ppm(百万分之一)级。”刘建辉表示。
近些年,大力发展精品制造是首钢股份的重要战略之一,首钢已形成严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首钢股份热系产品涵盖了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管线钢、集装箱板、焊瓶钢等。2020年,酸洗板产品开发了高端酸洗板产品超高强复相钢HR1000CP、扭力梁用高强钢HR700HW和高端家电用搪瓷钢等18个牌号新产品。实现了供宝马酸洗板批量供货,为酸洗产品进入高端汽车主机厂打下坚实的基础。热轧桥壳钢顺利通过重汽认证,使首钢产品首次进入重汽官方采购渠道。首钢股份管线钢BM-X100M全系列覆盖,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及城市管网,如西气东输二线、三线,中俄东线、中亚线、中缅线及陕京线等。
目前,首钢已形成汽车板、电工钢、镀锡板等十大高端产品系列。“十三五”期间,首钢实现了汽车板、硅钢、镀锡板三大战略产品提升,汽车板年产量超过300万吨,跻身国内第一梯队,与50余家汽车制造主机和配套厂进行合作,实现德、美、法、意、日、韩及长城、吉利、比亚迪等知名车企的商业供货。变频家电用无取向电工钢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取向电工钢0.20mm及以下高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电工钢产品出口覆盖韩国、日本、意大利、土耳其、墨西哥、巴西等29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成功应用于高铁变电站、北京冬奥冰壶馆、园博园和首都机场电力改造等重大项目。镀锡板生产具有国内规格最薄、生产最快的产线,镀锡产品实现高端产品全覆盖,向中粮、奥瑞金等100余家国内外用户稳定供货;中厚板、MCCR等,基本覆盖板材所有高端品种。
“2020年4月29日,热轧连续式酸洗线第一卷钢成功下线,标志着首钢股份产品结构调整跨入了新的起点,新酸洗线的投入将有力支撑首钢股份产品结构,增加高端产品比例、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设计产能150万吨。”刘建辉介绍。
精品战略还表现在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刘建辉表示:“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产能向盈利能力好的高牌号无取向产品调整,于2020年6月底完成产线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了电工钢产品结构,满足能效提升及细分领域对高牌号产品的市场需求,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
关于未来计划上,刘建辉称,按照“主打产品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做精做优、支撑产品降本增效”的思路,有序推进重点产品结构优化。持续推进以汽车板、电工钢、镀锡板为重点的高端产品开发,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品客户集群。同时,实现冶炼、轧制及用户技术等重大工艺技术突破,打造技术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制造:
促进两化融合
“以前,化验钢水需要工人拿着一个约10米长的大勺子舀出来,再进行检测。太瘦弱的人拿不动那个勺子,而且那里还特别热。”首钢股份一位员工感叹道,“公司进行智能化建设后,通过现代化的仪器进行测试,已经省去了这一步骤。”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谁拥有了智能制造谁就拥有了竞争高地。目前,首钢股份推行操作自动化,“一键炼钢”、“一键精炼”、“全自动出钢”让高温钢水冶炼和取样分析不再由人工操作。在提高钢水质量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人工控制下的高温、灼烫风险。首钢股份的一键炼钢技术获得冶金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全自动出钢技术自2019年以来已稳定运行过万炉,投入率达100%,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传统转炉炼钢的监测,是靠有经验的工作人员通过直接观察炉口火焰情况等因素来判断,现在全是智能化控制,操作人员坐在电脑前面即可完成作业,有异常情况电脑会预警。”首钢股份一位负责作业的员工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波形图说道。刘建辉介绍,“全自动检验”实现原料入厂取样、制样、检验环节全程无人干预,月均完成50余种130余万吨矿石、煤、焦炭、熔剂的高效检验,为高品质产品制造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
智能制造还体现在装备智能化。从“智能装备”到“智能单元”再到“智能工厂”,钢铁制造的认知不断颠覆:13种不同场景的“工业机器人”工作在钢铁生产的各个流程,让操控更精准;“智能物流”动态衔接物流仓储与制造过程,让生产更柔性;“智能磨辊间”自动完成磨辊工序一体化作业和轧辊全生命周期管理,让质量稳定可控;“智能检验”实行无人化的产品取制样和性能检验,让品质更严苛。据首钢股份介绍,工序全面协同的硅钢智能工厂,生产效率整体提升约23%、产品不良品率降低约38%、能源利用率提升约10%,使首钢股份的高端板材制造更精益、更高效,让员工工作更安全、更轻松。
此外,首钢股份还在数字化方面下足了功夫。“让数据说话、让市场发声。”刘建辉强调,从客户需求到产品交付,是数据流动、平台贯通推进了供应链和制造环节的高效协同。面对个性化、小批量的高频订单,产品和客户的数字化能够快速精准识别用户需求,10秒完成合同评审、1小时完成单一合同录入下达、合同处理时间平均缩短至0.4天。数字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让客户随时掌控订单生产、物流状态和账户资金。数字化转型让首钢股份实现了首钢钢铁业一业多地的产销一体化、管控一体化、业财一体化,生产效率提升20%左右,库存下降15%左右,客户满意度提高5%左右。
此外,首钢股份利用大数据分析应用和决策模型持续引领营销价值提升、采购供应链优化、制造效率与质量升级、过程动态管控与缺陷追溯、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变革。智慧决策涵盖8个专业、78个经营管理指标、616个业务主题,数据在多层面、多维度、可视化地揭示问题并提出决策方案。
“本固枝荣,跬步千里,今天首钢股份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开启了变革和重塑,明天,智能制造将赋予钢铁制造无限可能。”刘建辉说。
资本运作:
促进产融结合
近年来,电力、钢铁、煤炭等行业都是合并重组的主力军。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就缘于前些年行业分散、重复建设导致产能结构性过剩引发的同质化竞争。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水平较低。中钢协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排名前四的钢铁企业集中度只有21%,尤其是京津冀、晋鲁豫地区,钢铁产业集中度近几年不升反降。2019年,该地区产量排名前4位企业集中度仅25%,较2015年还下降了5.8个百分点,而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产量排名前4位钢铁企业集中度均超过60%。根据《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未来5年,我国前10名钢铁企业集中度将再提升30%左右。目前,全国各地也在加大区域内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钢企数量、产能总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倒逼企业加快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步伐。
刘建辉表示:“公司将履行首钢集团对资本市场的承诺,整合集团内铁矿、钢铁优质资产,发行股份收购具备条件企业的股权。通过股权融资与投资活动相结合,借力资本运作持续技术迭代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经营业绩,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上市公司。”首钢集团内优质资产丰富,通过铁矿资源、优质特钢等产业的注入,未来公司发展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同时,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在智能化、数字化等领域拓展新赛道,谋求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兼并重组固然可以提升行业集中度,但对于中国钢铁业而言,当前钢铁市场供大于求总体格局未改,钢材库存高位运行、钢材价格承压等问题仍然突出,通过科学规划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其中,如何控制铁矿石成本是多家钢企面临的挑战之一。铁矿石是炼铁的主要金属原料,耗量约是铁产量的1.5倍左右,成本约占铁成本的60%左右。基于原料成本占总成本的高额比重,刘建辉告诉记者,公司一直将原料成本控制作为成本管控的重点。原料成本与资源价格、耗量、结构三项因素密切相关,成本管控主要围绕这三个因素来实施。
铁矿石价格的成本管控主要措施是密切关注普指走势,采取经营库存、波段采购、错峰就谷,以及设置进口矿跑赢指标等方式降低采购价格。铁矿石结构是指烧结、球团、高炉入炉矿的配比结构。通过调结构降原料成本的方法,结合同一时期、不同资源的性价比测算,选取性价比优的资源。铁矿石消耗,主要通过强化过程管控、科学组织、精细操作实现物耗指标不断提升。刘建辉表示:“公司高炉利用系数、入炉品位等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