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8月20日)
不良资产处置有望“跑步前进”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表示,预计今年全年银行业将处置不良贷款3.4万亿元。这一数字远高于2019年的2.3万亿元。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银行业多渠道处置、核销不良资产的力度明显加快,预计下半年将“跑步前进”。
大限将至 分级B频现高溢价
分级基金进入谢幕倒计时,不少基金公司正在加紧完成分级基金的整改,近日已有多只分级基金排队提交变更材料。距离年底尚不足5个月,分级基金大限将至,就在分级基金即将“谢幕”的关口,分级基金B溢价率不断攀升。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分级B产品流动性不足,产品变更前投机买入风险很大,如果盲目投资会导致较大的亏损。
流动性管理注重适度 全面降准概率下降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这为今后一段时间的货币调控指明了方向,也在相当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对货币政策取向的疑虑。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政策操作恢复常态化,流动性管理更加注重适度,既保障合理流动性需求,又避免形成供给过剩和淤积,强调精准滴灌、直达实体。预计年内货币投放将主要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和MLF等操作进行,全面降准概率明显下降。
深交所创业板改革解读专栏 交易特别规定AB
1.投资者买卖创业板股票,竞价交易单笔申报数量是如何规定的?2.投资者参与创业板股票竞价交易,在提交申报时有哪些价格范围限制?3.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创业板股票连续竞价阶段限价申报的有效竞价范围的计算方法?4.投资者提交了价格更优的申报但没有在即时行情中揭示,也一直没有成交,可能是什么原因?
上海证券报
交易制度全面优化 创业板市场功能 进一步完善
创业板改革引入了盘后定价交易。有市场人士表示,这将满足投资者按照收盘价成交的交易需求,丰富市场流动性管理手段。为促进多空平衡,此次改革优化两融机制,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上市首日即纳入两融标的,并引入转融通市场化约定申报方式,证券公司借入股票当日可以供客户融券卖出。
地方加码新基建热度持续升温 大批项目清单密集发布
下半年以来,地方推进新基建的热度持续升温。多地加码布局新基建,一批投资规模数千亿元级别的项目清单随之出炉。分析人士认为,新基建将成为下半年看点,并带动整体基建投资增长。近期部委相关负责人密集发声将加快推进“两新一重”建设,预计未来仍会有系列支持政策出台。
金融开放持续推进 消费金融公司 积极引入境外股东
消费金融领域的开放步伐不断加快。8月17日,光大银行(601818)子公司阳光消费金融在北京正式揭牌开业。从持股结构看,境内控股股东光大银行持股60%,台湾地区王道银行作为境外股东持股比例20%。阳光消费金融公司表示,王道银行的加入,有利于满足海峡两岸居民在旅游、消费等方面的金融需要。
前7月财政收入增速降幅 继续收窄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35.3%
财政部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725亿元,同比下降8.7%,降幅比1至6月收窄2.1个百分点。全国税收收入98509亿元,同比下降8.8%,降幅比1至6月收窄2.5个百分点。部分税种实现正增长,如证券交易印花税1174亿元,同比增长35.3%。
证券时报
中国数字货币前景可期
中国数字货币充分借鉴了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支付办法,并且彻底摆脱了传统电子货币的发展思路,参考电子商务企业的第三方支付系统,并且在安全验证方面,采用了区块链系统。
创业板新规实施在即 “打板”策略不灵了
“新股前5日无涨跌幅限制”、“涨跌幅提升至20%”、“连续竞价实施‘价格笼子’”……创业板交易制度终于迎来全面改革。存量个股叠加一系列更加市场化的交易新规,创业板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投资者又应该如何面对?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创业板交易制度改革吸收了科创板的成功经验,市场定价效率会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放宽涨跌幅限制后,创业板个股涨停跌停的数量、频率以及连续涨跌停板数量都会下降,交易制度改革前的一些市场短期投机策略有效性会大幅下降。因此,市场人士建议,投资者应该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尽量避免沿用过去交易制度下的一些投机策略,比如常用的“打板”策略。
倚重监管科技提高金融监管成效
近两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罚得多、罚得重、罚得勤、罚得新、罚得细这“五罚”成了金融业监管特别是银行业监管的新特征。在受罚的机构中,银行业是被罚机构数量最多的。从处罚内容看,机构被罚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资金违规流向和违反审慎经营等方面。从罚单信息来看,过去更多聚焦于同业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和理财业务的违规行为,现在新增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客户隐私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以及数据治理等方面的违规行为。此外,过去受罚对象侧重于机构,现在处罚机构的同时,涉事的责任人及公司高管也成了监管重点关注的对象。
商务部:122项举措全面深化服贸创新发展试点
8月19日,商务部召开关于解读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专题新闻发布会。经过4年的前期探索,近期印发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服务贸易正在朝着深层次改革全面推进、高水平开放有序推进、全方位创新更加深化、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的方向发展。此次推出的三个方面8项试点任务、122项具体举措,有些在全部试点地区推进,有些仅在具备条件的部分试点地区先行探索,充分体现了试点地区错位探索、多元发展的布局特点。
证券日报
创业板注册制强化信息披露 降低进入门槛提高生存门槛
在推进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过程中,除了为创业板注册制下拟上市企业制定相关规范,已经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创业板已受理尚未过会的企业,也需要在此过程中实现与新规则体系的无缝衔接,而其衔接工具便是信息披露。
依法加大追责力度 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推进。《意见》就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司法制裁措施。
国内啤酒行业进入“战国时代” 高端产品市场成争夺点
时下正值上市公司半年报发布期,大快消品行业中的啤酒企业上半年表现如何?成绩单上的数字透露出了行业哪些变化?为此,《》记者梳理了6家国内外啤酒企业的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从中或许能一窥端倪。
年内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超2500亿元 预计下半年发行提速
二级资本债是商业银行为增加二级资本公开发行的债券,发行二级资本债来补充资本的充足率对于银行特别是非上市银行而言是重要的手段。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截至8月19日,今年以来,已有29家银行发行了二级资本债,合计规模达2534.8亿元,较去年同期规模有所下降。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的二级资本和一级资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发行二级资本债可以解决银行短期内对资本缺少的需求。但目前来看,银行若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提高抗风险的能力。那么对于一些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而言,通过其他方式来补充一级资本就显得更为迫切。
人民日报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 金融助力实体经济 有量更有质
3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让经济发展动力十足。 “12.09万亿元”这个数字,意味着信贷不仅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