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金融学
2020-08-19 16:00
浏览:412
塔克金融学的胜利而是货币政策的胜利
第一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通胀初期有牛市,通缩未必有牛市。 中国股市楼市之火爆,已到达上一轮通胀高峰期。在截至6月26日的一周内,上海商品房均价为16800元/平方米,而开发商还在比赛提价,国内成品油价也恢复到国际油价每桶147美元时期的历史性高位。刘煜辉先生表示,考虑到价格上升因素,目前实际上已经处于负利率阶段。不管专家学者、政府部门承不承认通胀预期,事实就是,货币源源不断,利息被人为压低,投资受到巨大的鼓励。什么是通胀
什么是通胀?就是企业未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应用新技术等手段来消化增发的货币,导致消费物价或者资产品价格的急剧上涨。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一季度美国季环比劳动率增长1.6%,低于平均水准,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下跌11.7%,道指与标普500指数在一季度大跌后随即温和反弹,但迄今并未到达年初高点。 这固然说明美国的去杠杆化发生了极大的效果,美联储补充的资金不足以应付泡沫崩塌后的资产品价格滑坡,同时也在反过来说明,通缩未必有牛市。只有结合实体经济复苏迹象的流动性恢复,才是股市上升的明显信号。 中国的情况明显不同。中国没有生产效率的相关指标,从一二季度的工业增加值和就业率来看,实体企业效率只要不滑坡,就算是大利好。但不顾年初的经济数据,中国A股市场上半年上涨62%,除了要归功于上半年超过6万亿的信贷资金,还要归功于流入资本市场的实体资金。昨天参加房地产下午茶,有朋友表示,从4月份开始,江浙一带的民间资金开始明显涌入楼市,这些大部分是从实体经济退出的资金。可见,中国并不存在与美国相同的去杠杆化过程——个人借贷量如此之少,又不允许融资融券,又没有资产证券化,哪来的去杠杆化?只存在实体经济滑坡的现实。银行与民间资金相继大量入市,产生了两个效果:基础建设项目大量开工,资产价格大幅上升,房地产与汽车投资消费开始回暖。结论
结论是:这有关政策,无关效率。应该承认,在中国民企海外布局的过程中,在10万名大学生村官下基层的过程中,在西部基建的弥补式建设过程中,社会整体效率将有所提高,但可能被“国进民退”、企业家转而成为投资家、基建成本上升的效率损耗所抵消。 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这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结束之后开始的另一个新周期,如薪资下降、消费市场恢复、技术革新所开创的股市与实体经济的全面向好,而是寄生在上一个经济周期尾巴上的一个巨型泡沫,是大量资金输入所导致。A股泡沫之大比上一周期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目前全球消费市场萎缩,资金去杠杆化没有彻底结束,说明国内市场承受的通胀压力更大,这从最近民间借贷利率急剧上升就可以看出。说实话,如果中国有市场化的利率定价系统,政府发行货币而国债利率上升,陷入货币发行困境,根本不可能增发如此之多的信贷,与如此之多的基础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