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泽发:疫情全球化,财富何处安?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桂泽发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影响深远。最新一期的胡润财富榜显示,过去两个月,全球百强企业中86%的人财富在减少,百强企业家财富减少了12.6%,即2.6万亿人民币,相当于每人每天损失4亿多人民币。疫情的蔓延对持续增长的中国个人财富造成较大冲击,企业经营风险和个人理财风险持续加剧。澎湃新闻调查显示,41.5%的受访者反映受疫情影响收入比往年减少,近八成受访者的损失达到20%以上。
因此,疫情蔓延之下,需要从多视角重新审视并完善个人财富管理策略。
一、重新审视人的财富与物的财富
以往谈及人生价值和财富价值、人身安全与财富安全,“人”和“财富”之间孰轻孰重?或许没多少人在意,在考虑财富管理时也并未将“人”的因素当成前提。而这样的问题在疫情之下则尤为凸显——人身安全、人生价值成为了财富管理中的重要因素。
过去讨论资产配置、财富管理,要画一张财富地图,在地图上描写路线,然后按图索骥。现在则要考虑疫情地图,而其重要性甚于财富地图。此次抗疫中,正负能量的冲突与交汇,使得国家、民族、地区、社区、单位、家庭、个人种种表现都得到彰显,“人”的价值被无限放大。正所谓疫情无情人有情,比如受疫情影响的债务、信用违约情况,许多人得到了延期处理。人性与物性在较量中再平衡,财富管理也必须重新审视这个前提,回到“以人为本”“德‘财’兼备”上来。
这是疫情之下对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的重新思考。正确的财富观的引导,将使得我们的财富管理更加有人性化,更加有意义。
二、重新审视个人财富与家庭财富
家,是中国传统核心文化。“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伤害、欺骗和背叛,但也正因此,家才显得格外温暖和亲切”,这句格言道尽人生万般无奈,也道出家的温情和不可替代。
疫情之下,家的功能进一步得到扩充和延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内涵有了新体会;房屋的使用价值得到回归,对房地产重新思考,改善性需求未来可能会有所增强;还有特殊时期的家庭互助,赋予家庭财富管理新的内涵。
疫情之下应该“抱团取暖”,以家为轴统筹财富,追求财富管理更宽、更久、更稳、更温。疫情之后人们对家庭财富、家族财富管理理解会进一步提升。未来会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个人财富管理过渡到家庭财富管理的进程会加快,因此要早作准备。
三 、重新审视实体财富与金融财富
财富有两大形态,一个是实体形态,另一个是金融形态。当前,中国正进入高净值人群财富转化密集期,分别是:第一代到第二代的代际转换密集期;实体到金融的形态转化密集期;财富创造到财富传承的需求重点转换密集期。很多企业主会选择实体财富转化为金融财富,“脱实向虚”一度蔚然成风——一方面是因为经营压力比较大,另外一方面是为了更便于财富代际传承。
金融财富固然有其灵活性,但也易于损耗,尤其是在非常时期。作为家庭来说,实体财富、实体企业经营建议不要轻易丢弃,没有一家老字号不是靠实体、靠实业传承下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日本金刚组是专注于建造寺庙的企业,凭借其在技术上的沉淀和突破存活至今,经营了1400多年,真正体现了日本的工匠精神;徽商胡雪岩创立的中医药产业胡庆余堂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成为中医药的文化符号,品牌也得到光大。而反观其金融产业的代表阜康钱庄,早已在创办经营多年后被挤兑破产,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因此,作为企业经营者,尤其是家族企业家,应该重新审视这几年“脱实向虚”的趋势,并反思决策的正确性。
四、重新审视财富创造与财富传承
财富创造难,传承更难,有很多挑战和诱惑,要十分自律。这次疫情,对财富传承也将是巨大的挑战。所谓“富不过三代”,疫情造成了很多人财富缩水,家族财富有归零的风险,甚至为负,财富传承要做大量应对工作。此时应该特别强调家族财富中的一些传承工具,如家族信托、风险隔离、人寿保险、保险金信托等等,要重视并提早考虑、提早安排。
五、重新审视财富外拓与财富内守
疫情过后,高净值客户将会在全球资产配置问题上进行重新审视,不仅考虑投资获利、风险分散、资产转移和财富传承,疫情管控、公共安全体系以及背后的政治文化、价值观等将会作为重要因素加入综合考量中。可以预见,富有的家庭将会在外向投资、境外资产配置、移民等问题的态度上进一步分化,会有更多人将目光转向国内。多年前已经在境外投资创业的机构和家庭,有些也会在疫情之后选择回国,开辟新的战场。未来几年,国内民间投资生态将会有一个渐进的变化。这一进程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六、重新审视资产集中与财富分散
俗语有云,“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可以加上一句,“放鸡蛋的篮子要尽量放到有限的屋子里”。这句话的意义在于大类资产配置要相对集中,财富管理方式要适度分散。大类资产种类并不多,如银行理财产品、房地产、权益投资、外汇等,不能盲目扩大范围,错误地以为“越多越好”。
如果不具备跨境投资、期货期权投资条件,没有经验、经历和专业支撑,不要盲目去做,投资要尽量选择在熟悉可控的范围之内。财富管理方式和手段都有很多种,财富管理上要适度分散,避免风险集中。产品组合方面更要多种多样,要灵活持续调整。产品组合问题上要做到“五性合一”,即组合里成长性、风险性、稳定性、盈利性、流动性要同时兼顾。
七、重新审视财富规划与理财计划
疫情对很多行业、对高净值客户产生影响,银行人员更应通过专业财富机构进行良好的财富规划和理财计划,来解决所面临的经营中的流动性问题。财富规划或理财计划讲求长期和短期的搭配。
财富规划从人生轨迹来讲有五个阶段:“只出不进”阶段、“多出少进”阶段、“进出平衡”阶段、“少出多进”阶段、“只进不出”阶段。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财富规划策略,不同生命周期也有不同的策划要求;财富规划还要兼顾到客户的财富需求,明确是强调财富创造、财富增长,还是更侧重于财富保护、转移和传承。
而理财计划应着重于教育、保险、投资创业、税务、养老等主要安排。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要做好日常支出计划,包括:消费支出、储蓄支出、投资支出、应酬支出、保障支出。做好长远财富规划和近期短期理财计划的匹配,在疫情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八、重新审视人工理财与智能财富
受此次疫情影响,线上服务成为特殊时期客户服务的主要方式。针对超高净值人群与高净值客户,线下服务原是客户服务的核心渠道,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客户对7x24小时便捷服务的要求,使得其渠道偏好也不断向线上转移。全球领先的私人银行机构为了应对数字化趋势,都在通过打造私人银行专属移动客户终端,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数字化手段提供实时、定制化的财富管理远程服务。
同时,这也要求财富管理机构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内部运营效率。通过构建完善的系统功能,实现对团队、营销、客户的统筹管理,及时洞察工作流程中的关键问题,实现高效及时的调整,有效把控过程管理。对于服务团队而言,金融机构应提供营销管理、资产配置等智能化系统工具,专业赋能服务团队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
九、重新审视自主理财与委托财管
财富管理有三种形式:全委托、半委托和自主理财。全委托是把交易全部委托给机构,帮助客户操作;自主理财就是自主操作;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半委托”。疫情刺激之下,委托财富管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为可以少受突发事件影响,少受时空限制。服务机构要尽快理顺并推出委托财富管理服务流程,在风险合规前提下有序提供全权委托和半全委托管理服务;作为个人投资者也会逐渐适应、接受委托投资带来的便利。
十、重新审视专业服务与增值服务
一方面,要持续增强专业服务能力。要构建涵盖营销团队、专业支持团队、各领域专家团队的差异化客户服务团队,持续挖掘中高端客户各类财富管理需求,建立长期互信的合作关系;要以投研为支撑,支持财富管理机构内部产品研发以及外部产品遴选,不断丰富产品货架;要在资产配置建议、复杂产品销售方面,支持客户经理挖掘高净值客户多元化需求,定制专业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个性化增值服务。本次疫情期间,一些金融机构推出了针对高净值客户的增值服务,如跨国急救、跨境教育、医疗保健等。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推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增值服务,以改善客户体验,增强品牌吸引力和感召力。
本文依据作者4月25日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的中国家族智库论坛第15期上的演讲整理而得,有节选。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交通银行私银中心副总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邀),PB(PRIVATE BA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