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警惕工资性收入占比的下降趋势 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下的隐忧
ink="">
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引发了人们对居民收入能否保持平稳增长的担忧。随着三季度经济逐渐企稳,特别是四季度的反弹,这种忧虑开始逐渐缓解。1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也印证了居民收入去年仍然保持了稳健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在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笔者进一步对可支配收入的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工资性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值得警惕。
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长期持续增长。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短暂的下滑后,2001年入世之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再次加速增长。2014年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直至2020年经济受到疫情巨大冲击,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仍然保持了正增长。
ink="">二、工资收入占比变化趋势历经四个阶段
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按收入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对于一般劳动者而言,最主要是工资性收入。
从工资性收入占比变化趋势来看,城镇居民的收入变化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近似等于工资性收入,第二阶段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资本、技术等各项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占比快速下降;第三阶段为2001年入世以来,经济开放力度空前提升,人员国际往来更加密集,工资性收入占比稳步提升;第四阶段为2014年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放缓,各项资本资产进一步扩张,工资性收入占比略有下降。
ink="">三、工资性收入或将进一步下降
观察近年的税务数据,自2019年起,表征证券资产的印花税和表征房产的契税增幅均显著超过个人所得税增速。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工资性收入占比或将进一步下降。
ink="">四、工资性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危害
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四项构成中,最为主要的是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而两者的占比也是预判社会贫富差距变化的重要指标。工资性收入占比的持续下降,财产性收入占比的持续上升,将进一步扩大社会贫富差距,影响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财产性收入占比的上涨,在短期内会推升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在带来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会引发通货膨胀,降低一般劳动者的社会福利。
五、相关建议
故此,笔者认为,在取得难能可贵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的成绩时,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需要研究制定政策引导一般劳动者,特别是中产和低收入群体,工资性收入增速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需要对市场进行调控,避免资产价格过快上涨。
(李峰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胡浩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