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宇:这8亿多人的需求,将牵引中国制造的未来15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1年的经济工作划出了八项重点任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认为,八大任务主要回应了两大风险:第一,国际环境大国关系的不确定性;第二,国内的改革和开放需要平衡。这八项任务都和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财富结构有关。
ink="">陈玉宇表示,通过对近年来收入结构变化的分析,他得出结论:我国中高低收入的增速正在齐头并进、基本同步。但总体来看,中国目前有60%的人口,他们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0%。这8亿多的人口,将牵引中国制造的未来15年。
陈玉宇指出,第一,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复杂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最近10年,我国的收入结构正在改善并向好;第二,包容性增长的模式还将继续,人均收入变化决定了产业结构,因此,企业家要关心收入分配的变化。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15年要保持制造业份额的相对稳定。陈玉宇认为,未来保持制造业的稳定,将取决于怎样扩大内需,也取决于中低收入这部分人群,他们构成了未来15年对于制造业的巨大需求。因此,有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的政策管理是未来深入改革的方向。
01
八大任务回应两大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1年的经济工作划出了八项重点任务,主要回应了两大风险:第一,国际环境大国关系的不确定性;第二,国内的改革和开放需要平衡;这两大风险也贯穿着来自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因此,八大任务既是既是明年的任务,也可能是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明年要开辟一个新气象,这个新气象指的就是八大任务对于这两个风险的回应。
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点主要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应对大国博弈,应对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因此,我们有很多值得创新的地方,它也跟我要分享的产业结构是联系在一起的。
二是“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可靠、安全、可控、自主,跟结构的变化是联系在一起,疫情也使得我们开始更加关注这件事。
三是“坚持扩大内需”。稍后我会讲怎么扩大内需,以及扩大内需对我们未来有怎样的影响。
四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提及改革和开放互相促进的问题,我们会重新提到“更高水平的开放”等这些关键内容。
五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这涉及农业问题,农业占GDP的比重只有7%左右,但它是底线,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思考的。我们不再谈论粮食安全需要把更多人“按“在土地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就是要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六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关于资本无序扩张,这也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
七是“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住房以租赁为主,这跟我待会要谈的有关系。
八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碳排放这是个长期的大问题。
02
中国人的收入可分为5个收入组
中国的家庭可支配收入(税后)可以分5个等分组,我们分析了最近7年来的比重:最高20%的人,大概3亿人,占了全国收入比重的46%到47%;第二个组被称作“中产阶级”,20%的人占了20%多一点;也就是说,中国前40%收入的人群,大概有5到6亿人。那么,中国还有8到9亿人,大概占总收入的30%。这五个等分组按照收入可以笼统分为三个大组:20%的人属于高收入组,40%的人属于中收入组,40%的人属于低收入组。
那么,是什么在推动产业结构?是“需求推动”。需求结构又怎么被决定呢?最大的力量是收入水平。第一组高收入群体约3亿人,他们的收入能力决定了他们的需求结构,我们的生产结构满足他们的需求结构。因此,对明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提出了一个任务就是“扩大国内内需”。
扩大国内内需不是简单的增加财政投入的问题,而是要打通各种环节、增加就业,包含着改善收入分配,包含让城乡低收入的人群需求能够传达给生产端,让生产端能够更好为中低收入的需求服务。这对于商学院的人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也是努力的方向。
03
5个收入组增速同步、齐头并进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5个收入组过去7年的真实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基本同步。
我们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低收入组增速基本差不多,这是最近7年来的表现。以前是高收入增长快一点,低收入增长慢一些, 但是从8年前的十八大以来,中高低收入的增速齐头并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
仔细来看,中国60%的人口,他们的收入占总收入约30%的份额。60%的人口就是8亿多亿人,这8亿多人的收入基本上能以人均GDP的增速增长,跟高收入人群的增长速度持平。这也意味着,如果这种增速能持续下去,可以预见在十二三年后,这8亿多人的人均收入会翻一番,真实收入翻一番,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其中会有约4亿人迈入购买汽车的行列。今天这部分人面临的挑战,是我们巨大的潜力和未来。因此,关键是在于,我们的发展模式要让这5个收入组都能以比较均衡的、相同的速度增长。
再来看看最富的10%的比例,从7年前的8千美元到今天的1万1千美元,这是可支配收入。牵引今天产业结构基本格局是这第一组约3亿人,但未来不是!未来你会看到其他几个组别,第二组从4000美元涨到4500美元,这部分是焦虑的自称为“中产阶级”的人,这是另外约3亿人。第三个约3亿人增长的还可以;第四个约3亿人,增长的也相当不错,他们就是拼多多的服务对象。第五个约3亿人的增长也很好,这跟我们的扶贫、注重更加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是有关系的。
04
他们将决定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方向
总结一下:第一,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复杂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最近十年来,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相当不错;第二,我们要继续这种包容性的增长模式,企业家需要关心收入分配的变化。我们在谈到原理的时候,说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它的产业结构,光华管理学院刘俏院长带领的课题组大约也是用这样的指标衡量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最后再说一点,“十四五”规划建议里提出,我们要在未来15年时间里保持制造业份额的相对稳定。另外,工信部部长最近提出,我们要做强做实做优制造业,没说做大,这表示了大家谨慎的一面。我认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制造业一定程度上份额的稳定是可以做得到的,这取决于我们怎样扩大内需,取决于收入位于后面的60%的人群。他们大约滞后第一组人15到2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还处在第一组15年到20年前的消费水平,他们会构成未来15年对工业制造品、工业产品和家用产品的巨大的需求。
这些巨大的需求,当然伴随着我们的深入改革,包含着城市化、长租房,包括房价、城市管理的体系问题,包含政策是否有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是否准备好将那占总人口60%,也即8亿多人逐渐纳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为他们提供安居之所。所以说,中国充满了前途和希望,也充满了挑战,也需要大家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