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登新:将新股中签率提高100倍
如何将新股中签率提高100倍?
——市值配售严重扭曲市场定价机制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
2020年8月4日,创业板首批注册制发行的2只新股(锋尚文化(行情300860,诊股)、美畅股份(行情300861,诊股))开始申购,从此拉开创业板注册制发行序幕。媒体发问:注册制发行新股中签率会提高吗?回答:绝对不可能!因为注册制仍然承袭了核准制“市值配售”的老黄历!
众所周知,我国A股市场一直保持着世界两大“不败”的记录:一是A股“散户市”的换手率世界最高;二是A股“政策市”的新股申购中签率世界最低。你知道其中原因吗?今天,我们重点破解A股打新中签率严重低下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将A股打新中签率瞬间提高100倍?
在A股IPO核准制下,为了不让发行人高溢价发行,监管层动用行政手段人为压低新股发行价格:无论发行人质地优劣,新股发行市盈率均不得超过23倍,于是便出现了尴尬而荒唐的景象:当牛市A股平均市盈率高达80倍时,新股发行市盈率也不允许超过23倍,这直接导致一、二级市场巨大差价,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巨大商机,谁打新中签谁就能获得暴利。
由于A股有1亿多小散,散户数量庞大,在如此暴利的打新诱惑面前,任何新股发行都会是“供不应求”的,为此,监管层采用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做法——“市值配售”:根据投资者持有二级市场“市值”规模,确定申购新股的资格及平均分配的数量(摇奖),而且市值配售的过程不需要预缴一分钱的现金。
由此可见,市值配售不仅是一种“零风险”投资,而且是一种“无本买卖”(申购不需要支付现金)。实际上,监管层是希望将打新差价作为一种“福利”,送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并同时剥夺了任何其他投资者参与打新的权利。
很显然,在A股IPO核准制下,新股申购的“市值配售”模式借用短缺经济的计划分配思想,对新股发行实行“市值配售”、“低价供应”,并对新股定价实行严格的行政管制,它硬性规定新股发行市盈率不得超过23倍,严重撕裂了一、二级市场股价的内在联系,人为制造了一、二级市场巨大差价,最终导致投资者盲目打新、疯狂炒新的过度投机与赌博。
市值配售是“饥饿营销”的成功典范。但它必须以“计划分配”和“价格管制”为前提。否则,游戏结束(Game Over)。既然新股定价远低于二级市场价格,而且监管层又给予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独占打新特权,因此,所有投资者都将“市值配售”当成一种“福利”,这就形成了一种市场“潜规则”:凡是持有二级市场股票市值者(即便炒股亏损),就是一种骄傲和荣耀,因为他有打新的特权,你却没有。打新中签就是稳赚不赔的暴利,因此,有市值不打新,就是损失。
为此,凡是持有市值的投资者(也就是所有股民),都是欢迎新股发行的,因为只有新股扩容,他们才有可能获得申购中签的机会。于是,只要是新股发行,无论质地好坏(与我无关),大家都会“绝不放弃”新股申购的机会,这种“盲目打新”的无限需求景象,正是“饥饿营销”所需要的市场环境。
因为所有投资者欢迎并抢购新股,于是,盲目打新、疯狂炒新,也就成为了一种市场风尚。发行人不需要讨好投资者,投资者也不会理睬发行人质地好坏,于是一拍即合,发行人只管发行,投资者只管打新,永远没有“发行失败”一说。
新股申购中签者,在新股上市交易后,绝不会轻易脱手,因为我中签太难了;而申购未中签者,则发誓要在新股上市后的第一时间抢购到手,因为新股与旧股差价太悬殊了!于是,新股上市首日必须“秒停”,而且新股上市后还必须连拉“N个涨停板”!这是世界的唯一,也是世界的怪胎!盲目打新、疯狂炒新的结果,也许是空手而归,甚至是一地鸡毛,这就是市值配售游戏的全部秘密。
很可惜的是,在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下,证交所仍将市值配售作为一种“福利”,强加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制度漏洞。
大家知道,注册制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市场越包容,投资风险越大。尤其科创板和创业板已允许高科技企业“亏损上市”,也允许“同股不同权”的企业上市,这使得科创板与创业板定价越来越专业,定价难度大增,投资风险也大增。
尤其是注册制实行完全自由的市场定价,监管层不再直接干预新股定价,一、二级市场差价将越来越小,甚至还会出现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景象,打新已不再是一种“福利”,甚至是一种高风险投资行为。
在注册制下,如果我们继续沿用核准制的“市值配售”旧做法,就会有误导或强迫二级市场投资者打新的嫌疑,很容易导致打新亏损。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新股申购中签后,市场反转向下跳水,原先的乐观预期没有了,那么,新股申购中签者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硬着头皮缴款买入中签新股,然后等待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或亏损卖出,或被套牢。第二,中签者自动放弃缴款认购(不需要付出任何金钱代价),如果大批中签者效仿、放弃认购新股,则发行失败,这意味着发行人已支付的数千万发行费就会打水漂,甚至会要了发行人的“小命”。这是很糟糕、很可怕的制度结局。
是的,至少目前科创板开板一年来,只出现了一例上市首日“破发”的个案,投资者也不介意,他们仍乐此不疲地盲目打新、疯狂炒新,就跟核准制一样,他们始终相信:无论网下定价多高,新股上市都会有绝对暴涨的机会,因此,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似乎已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市场惯性和市场预期,而且也形成了相当雄厚的群众基础,这正是它的可怕之处!
这绝不是注册制的错!因为人们还没有从核准制的睡梦中醒来,因此,他们坚信:市值配售仍是监管层给予他们的一种特权和福利,他们对新股一如既往地偏执狂爱,凡新必打、凡新必炒,发行人质地优劣与我无关,市值配售是他们绝不会放弃的特权,而且打新即暴利,他们认为,注册制与核准制没有区别!因此,科创板新股申购中签率和核准制没有区别,仍是世界的最低记录:万分之一至万分之四!散户与机构都会计算这道小学算术!
自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板,至2020年7月22日整好一年,共有140家公司上市,其中,110家股票申购中签率严格介于万分之3与万分之4,仅有28家股票申购中签率介于万分之5至千分之1,另有2家股票申购中签率介于千分之1至千分之2。
这也就是说,科创板的注册制与核准制的中签率是一样的,确实没有区别!当然,这不是注册制的错,而是“市值配售”的瘤毒与残害!这样的结局仍然是盲目打新、疯狂炒新!由于科创板新股上市头五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因此,科创板不再有新股上市连拉N个涨停板的畸形现象,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在新股上市首日,股价一步到位!300%至1000%的日涨幅,又是世界第一!
要想保住注册制的改革成果,不让注册制走弯路,怎么办?很简单!尽快废除市值配售!盲目打新、疯狂炒新将瞬间消亡!新股申购中签率瞬间提高100倍!
实际上,我们已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和证据。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A股首次实行IPO市场化改革,在这一段时间A股IPO定价完全市场化、没有行政管制;同时还废除了“市值配售”,场内外投资者必须预先缴款才能参与新股申购;并且取消了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其结果让我们大开眼界:
2010年全年新股发行346只,最低中签率为万分之23,最高中签率为万分之1443,中签率中位数为万分之64。其中,共有29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共有72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不足10%;共有246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不足50%;仅有28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0%。这与美国股市现状十分类似!
2011年全年新股发行277只,最低中签率为万分之21,最高中签率为万分之6552,中签率中位数为102。其中,共有80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仅有6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0%。这就是废除市值配售的神效!
2012年全年新股发行149只,最低中签率为万分之13,最高中签率为万分之1552,中签率中位数为万分之113。其中,共有38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仅有4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0%。这就是熊市谷底的打新状况与理性!
有人说,如果没有市值配售,新股就发不出去了,股民就不会参与打新了,很显然,上述事实已提供了无声的反驳。唯一的遗憾是:当年取消市值配售后,新股申购冻结的庞大资金所获利息均归发行人所有,这是引发市场争议的重要原因。
其实,如果今天再取消市值配售,那么,申购资金冻结所产生利息,就应该而且必须划归“投资者保护基金”所有,这就不会再有任何争议了。
事实上,注册制改革决定了新股申购(打新)不再是一种稳赚不赔的福利,而是一种高风险投资,因此,监管层与证交所应该尽快废除市值配售的打新老黄历,还原打新的市场化属性,让场内外所有投资者实缴现金参与新股申购,没有任何制度歧视,这样的打新方式才能与注册制改革相匹配,因此,尽快废除市值配售,才是更科学、更合理的!到那时,新股申购中签率就可以提高100倍,与国际惯例大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