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即好效应
2020-08-12 15:54
浏览:872
现象剖析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而往往是根据已有的对别人的了解而对其他方面进行推测,从对方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一好俱好,一坏俱坏。固然,有些人确实可以在很多方面都很优秀,但现实中这种人毕竟不多。现实中多的是有所专长,但在许多方面都很平庸的人。古语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要是以貌取人,或是对一个人的能力以偏概全,你可能会丢失很多宝贵的东西。 反面例证

在企业里面,有多少管理者能像这位旅店的老板一样公允分明地用人呢?有很多领导,一看见艳丽出众的女孩子,不管她才能如何,都要尽收门下,给其最轻松的工作和最优厚的待遇。而能干、谦逊,但长相平凡的员工,却得不到多少施展才能的机会,报酬也相应的低。
以貌取人的领导,最终会伤透下属的心,长期下去,务实之人定会悄然离别,而花瓶也不可能为你带来效益,最终企业只有等着关门。
这是反面的例子。也有人利用别人美即好的心理,取得了个人事业的成功。 正面例证

在当时,帕雷伊洛久负盛名,是公认的地理学权威,国王对他也相当尊重。进宫后,帕雷伊洛将地球仪摆在国王面前,历数麦哲伦航海的必要性及种种好处。国王看到帕雷伊洛都如此推崇麦哲伦的计划,于是爽快地答应了资助这次航行,向麦哲伦颁发了航海许可证。其实,在麦哲伦等人结束航海后,人们发现了帕雷伊洛当时对世界地理的错误认识及他所计算的经度和纬度的诸多偏差。由此可见,劝说的内容无关紧要,卡洛尔罗斯国王只是因为那是"专家的建议",就认定帕雷伊洛的劝说是值得信赖的。正是国王的美即好心理效应--专家的观点不会有错--成就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伟大成功。 效应结论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都在无意识地、执拗地利用着美即好效应。大多数人只要一闻到权威的气息,便会立即放弃自己的主张或信念,转而去迎合权威的说法;一看到某些人长相出众,就认为他们能力也不错,从而给他们很多机会。其实,美即好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在对人才的甄别上,我们应从本质上去认识,真正选中有真才实学的人;在面对权威人士的观点时,要通过理性去进行鉴别,从而避免受到误导。只有这样,才不会有碍于你的成功。
效应启示
美即好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尺短寸长”,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特长,也有不足,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全面了解。不能让成绩“一票否决”,只了解差生缺点的一面,忽视了差生优点的一面。应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学生的平等,避免部分学生滋生优越感,而另一部分学生形成自卑感。 管理应用
幸亏索尼公司社长出井伸之慧眼识英雄,独排众议,全力支持久多良木健的创意,PS系列游戏机才得以绽放光芒。而索尼公司也靠PS系列撑住了场面,加快了向家电王国的转型,避免了成为IT革命下的待宰羔羊。

另外,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企业文化环境也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纳尔逊女士是美国卡尔松旅游公司的总裁。为了给员工营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公司规定:员工每年都有为期一周的带薪休假;对好的建议、出色的工作表现,公司会给予鼓励;积极提倡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创造和谐的沟通和工作环境。纳尔逊女士坚定不移地信守诺言使她获得了美誉,员工欣赏她的企业是因为她的企业不只是追求利润,而且很关心自己的员工。正是通过这个方式,卡尔松旅游公司牢牢地吸引住了人才。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公司生存的基石,是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企业只要能始终爱护人、尊重人,承认人们的劳动和做出的成绩,构建企业上下左右良好的沟通系统,并让人才了解和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切实为他们提供各种必要的保障,营造一个"企业为我家"的软环境,就能很好地将人才凝聚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们毫无怨言地努力与奉献,才能从根本上稳定人心,留住人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