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定价理论
2020-07-29 16:47
浏览:507

试图以多个变量去解释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套利定价理论认为经济体系中,有许多风险都是无法经由多角化投资加以分散的,例如通货膨胀或国民所得的变动。 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异同点
1976年,美国学者斯蒂芬·罗斯在《经济理论杂志》上发表了经典论文“资本资产定价的套利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资产定价模型,此即套利定价理论(APT理论)。套利定价理论用套利概念定义均衡,不需要市场组合的存在性,而且所需的假设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更少、更合理。
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样,套利定价理论假设:
1.投资者有相同的投资理念;
2.投资者是回避风险的,并且要效用最大化;
3.市场是完全的。
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同的是,套利定价理论还包括以下假设:
1.单一投资期;
2.不存在税收;
3.投资者能以无风险利率自由借贷;
4.投资者以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为基础选择投资组合。
参考资料[1] MBA智慧百科 http://wiki.mbalib.com/wiki/%E5%A5%97%E5%88%A9%E5%AE%9A%E4%BB%B7%E7%90%86%E8%AE%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