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知识管理模型
2020-08-10 16:21
浏览:682
CKMM模型的要素 a.协同工作环境。协同环境是为知识管理提供良好的交流与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目标、技术、资源高度统一,进而方便地开展知识的发现、传递、利用、再造等活动。因此这一部分应作为该模型的核心部分。协同环境让员工在和谐的气氛下自愿地将隐性知识贡献 来,并将其保存好以供他人利用,这是共享过程;同样,员工在该环境下通过学习、消化来接受集体知识,在他们获得新知识后,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进行加工,又会生成新的个入知识.这就是学习过程。仍通过知识的外溢和学习。化作新的集体知识,逐渐形成了。生成一共享一创新一再生成 再共享 再创新?? 这样一个良性循环模式,不仅增加了组织知识的存在,还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指导作用。
b.技术支持。我们从该模型中可以看 技术只是知识昏理活动的外部条件,也就是说技术本身并不能创造知识,也不能作为知识的替代品,它仅仅只是支持工具。协同知识管理强凋技术的兼容与通用,充分发挥技术在知识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实现知识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这里的知识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知识发现与过滤技术。发现是基础。准确发现有用的模式保障,为后续知识管理环节的展开提供。原料支持;过滤是保障,通过消除许多无用的垃圾信息,提高了知识的纯度,减小了知识管理的复杂性。知识组织与传播技术,组织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组织不仅告诉需求者知识的线索,还能为需求者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传播则是实现知识的流动,发挥知识的价值。
上层建筑领域,其内容离不开具体的经济环境。而文化一旦形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凭空消失,作用周期极长,主要是从精神层面上规范企业规章制度约束不了和难以规范的行为。开放与创新应是浚文化所具有的特征。人际互动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的协同,因为人才是真正的知识承载者,是组织最昱贵的战略资源。组织内人与人的无障碍交流,实现了知识的按需流动,这样就形成了一张看不见的且具有较高价值的“网”—— 非正式知识网络。在这种网络里,人们有着同样的目标、技术条件和共享的资源,激发了极高的工作热情,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管理活动中来。
CKMM模型的作用
该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组织的工作环境得到了优化,目标、资源、技术实现了协同。CKMM模型还在效益放大、提高组织能力、增强组织竞争优势上发挥着作用:
a.降低了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成本,提高了知识管理的总体效益。一方面,在协同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广泛交流、知识的按需流动变得十分便利,避免了知识的重复生产和重复利用,使得部门之同或个人之间能以较低的成本来共享知识资源;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内的相互学习和沟通,别人的错误经验起到了警示的作用,避免了他人再犯同样的错误而造成的效率降低。这样。知识管理的投入成本减少了,作为投入严出比值的总体效益则达到最大化。
b.提高了组织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参与协同环境的业务活动。包括知识管理活动,员工得到了更多的学习机会,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中每个员工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提升,易于学习的环境加上善于学习的员工无疑会提高全组织的学习能力。企业通过对新知识的学习。了解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变化,为了保持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必须做出迎合变化的创新。有效的学习机制不仅培养了创新意识,而且提高了创新能力。
c.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优势是一个比较的慨念,只有自己拥有且别人无法或难以拥有的才称得上优势。组织建立的协同环境是随时间而积累形成的,竞争对手无法轻易模仿或购买而取得,这种独一无二的知识管理模式将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基于CKMM模型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在CKMM 模型的框架下。我们可以按系统工程的要求,有步骤地来买现协同知识管理。
1.实现步骤
首先,在组织范围内进行环境分忻与技术、资金的评估。主要分析在企业确定实施知识管理活动后。技术和资金是否具备?企业的现有文化和工作氛围是否有利于知识管理的开展 能否通过自身的努力将目标、技术、资源协同鹤来?难度系数有多大 初步估算投入产出比 通过分析得到详细的分析报告,并交由主管领导审阅。如果难度系数太大或投入小于产出就髓该放弃协同模式。如果有达到协同的可能,应及时纠正偏差,形成整体优势。
其次。制定协同知识管理战略与实施方案。首先,知识管理战略应该与组织的总战略保持一致,不能有偏离。详细的实施方案应本着“总体效益最大化 的原则,选择最合理的知识管理工具和技术来开展知识管理活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此外.方案还应留有余地,充分考虑协同的困难,方便日后方案的调整。
再次,实施知识管理方案。由于知识管理是体系性很强的行动,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采取项目管理的方法,严格按步骤实施,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 腔。该环节中还要注意员工或部门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都将作为改进方桑和协同效果的评测依据。
最后,实施效果评价。对于协同效果与知识管理效果的精确评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是因为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可以参照执行;二是还有一些结果或数据不能即时发现与统计。我们只有将协同环境下检测到的各项数据与原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万可发现其变化,例如:员工工作热情的提高、员工能力考核结果、组织知识库中存量知识的增量、技术设备的使用率等。评价结果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使企业清醒地认识到协同环境带来的好处,也是对前期投入的一种肯定。
2.实现中应注意的问题
协同知识管理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充分理解协同机制的真正内涵.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它的问题,扬长避短,才能有效地付诸实践。协同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而不是具体的管理方法。协同知识管理是为了解决知识管理活动中的一些固有困难而提出的一种现代昏理思想,它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知识的管理与协调。利用这种协同的思想来指导那些正在或将要实施知识管理的有关人员能够透彻地分析组织内部环境,以最终的整体效益最大化来作为最终目标,来从事知识管理活动。
我们还要关注协同过程中领导者的态度。在整合组织资源时会改变知识资源的分布,可能潜在地改变了个人在组织中的价值以及权利的再分配。特别是在权利再分配时涉及到高层领导的切身利益时,他们的态厦必然会 知识管理的继续进行产生阻力。我们从人性的弱点与现实情况来看,这方面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协同知识管理要特别注意管理者的态厦,他们的态度变化会左右知识管理的进程。影响知识管理实施的其它因素也不可忽视。在这里只分析了组织内部的环境因素,并不足说外部环境不重要,我们同样要了解市场、供应商、竞争对手、客户的最新动态,它们的变化会对组织的战略产生影响。协同知识管理是在外部环境既定的条件下展开的,任何细小的环境变化需要我们作出反应以调整管理战略。
参考文献 胡昌平.现代信息管理机制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胡昌平.图书情报事业的社会化发展战略—— 围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图书情报事业战略分析(1).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马赞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吴晓波.郭 雯.刘清华.知识管理模型研究述评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2)高洪深,丁娟娟.企业知识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希南,贾建锋+知识管理的实施障碍及其对策 科技进步论坛.2005;(3)张润彤.朱晓敏等.知识管理学.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吴鹏.苏新宁.邓三鸿等.知识管理系统中的智力协同框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