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2020-08-21 08:52 浏览:425
读书法的背景说明



  读书法的历史同书籍一样悠久,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法。但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显然已不适应现今的社会,我们需要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高效率读书法。


  一般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他人组织的,通过读书来教学;另一种是自发的读书。


  通过文字来吸收知识、培养能力,被认为是练习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现今,知识就像饮水一样重要,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企业的员工一旦正式投入工作后,很难有时间和心境静下来读书。所以,我们这里介绍的由他人组织的读书法正是为了克服员工懒惰的点,在有组织的群体读书中,教授员工读书的技巧和培养读书的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这种由他人组织的群体教育法简称读书法。



什么是读书法

  所谓读书法是指由企业教育机构组织的,以企业员工为对象,通过群体读书的方式来提高员工读书技巧和培养问题意识的教育方法。




读书法的具体操作

  1、预备阶段


  1)选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应是阅读学习的专家,熟知一般的学习技巧,或者是对指定书籍内容非常熟悉。


  2)选定阅读书籍。


  书籍选定是读书法的要害步骤。所选书籍应针对具体的培训对象、培训目标而定,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2、实施阶段


  读书法应用职业教育中,一般分为短期阅读法和长期阅读法。


  1)短期阅读法。


  所谓短期阅读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让研习人员阅读部分资料,并让其马上提交心得报告(口头或书面)的一种教育方法。


  该方法的特征为:




  短期阅读法分为阅读和默读。假如资料内容相对生僻一些,可采用朗读法;假如资料内容浅显易懂,则应默读,加快阅读速度。指导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提示资料重点、难点,并对个别学员进行辅导。


  2)长期阅读法。


  所谓长期阅读法是指提前几个月将阅读资料发给研习人员,并明确练习目标,要求研习人员对书籍仔细学习、研究,最后集中一起讨论以检测学习效果,也可让研习人员上交心得报告。


  长期阅读法特征:




读书法的实施要点

  1、书籍选定。读书法使用初期,研习的书籍难度可适当浅一些,待员工熟练后再逐渐加深难度。


  2、地位平等。研习人员之间是平等的,不应嘲笑对方的阅读能力。


  3、综合使用读书法应注重知识的学习,配合其他手段完善教育效果。



读书法的经典实例

  台湾某贸易公司在1994年实施了读书法的教学,提高了该公司基层员工的理论知识水平。


  公司的教育机构首先制定了以新进员工为对象的读书法教学计划,选择了千名员工作为培训对象。


  教育机构选择阅读书籍。教育机构让公司的各级主管每人推荐三本基本理论书,然后将之汇总成表公布,让受训员工至少挑选两册进行学习。学习后将心得报告上交教育机构,教育机构马上把该心得体会转交推荐读书的主管审批,最后将附有评语的报告记录在案后交回员工。如此周而复始,每个员工每年至少阅读六本以上。


  为了减轻部门主管审阅负担,也可让该主管上交一分心得报告,由教育机构以之为参照评阅员工心得。











推荐阅读